第一百二十七章(第3/4页)

全不在意他的反应,秦念久的声音既虚又轻,稍顿了顿,似在冥思回想,“今日……四月初一,我应允过他,要伴他下山除祟的。”

于云隙间滚动的声声闷雷伴随着他轻得缥缈的话音字字砸下,仿佛在他难负重压的心上放下了最后一根稻草。

数月以来一直艰难压抑着的情绪一朝坍塌,谈风月后背死死抵着岩壁,退无可退,再维持不住那如薄冰般易碎的表面镇静,顷刻化风,溃逃般地卷出了岩洞。

……

暴雨瓢泼,狂风更烈,将万物搅和成一派混沌,不时短暂地被雷鸣切开,又迅速拢起,直教天地难分。

雨帘如幕拉开,红岭近郊处,溪贝小屋里,王二手忙脚乱地急急关紧门窗,身后的游氏正软声哄着被雷声吓得大哭不止的女儿。

沁园绣坊中,洛青雨放下了手中的针线,托颊听起了雨,绣绷上绣了一半的两只彩燕翩翩欲飞。

雁鹭湖旁,落霞山上,一众玉烟弟子正心无旁骛地沙沙抄写着功课,傅断水负手站在最前,少见地出神了片刻,偏头看雨。

同一片雨雾掩映下,宫中近侍太监躬身捧着大氅跨入御书房,就要为正批写奏折的纪濯然披上,纪濯然却摆了摆手,自顾停了笔,同样偏头看向了窗外的雨幕。

——也在皇都,路上行人以手遮雨,拔足四散躲避,整片街景都被暴雨浇融了颜色,糅成满目难看的暗灰。

满目暗灰中,却有一道并不起眼的青影披着大雨,格格不入地穿透昏乱狂奔的人群,如游魂般跌跌撞撞地走着。

风雨都穿身而过,淋不湿他的发,沾不湿他的衣,可他却显得比所有人都更狼狈,仿佛快要被这骤雨击碎。

暴雨如注,好似浪潮波波侵袭,将他一颗心拆得零落,撕得粉碎,谈风月漫无目的地步步走着,步步穿风,步步踏在雨中。不知自己为何竟会抛下那人,自己逃开了,亦不知自己为何要到这里来,他苍白如纸的面上尽是恍然,如同身陷在一片深沼泥潭,举步维艰。

耳畔破开雨声,反复回响着的,是三九曾问过的那句:“若是鬼君回来,却不记得你我了,那该怎么办?……”

与那时一样,他心间唯有空白,并找不到一个答案,又与那时不同,他再笑不出来,再难以镇静表象云淡风轻地将这一问揭过去。

难以承受盘踞在心口的阵阵裂痛,他足下一绊,微微踉跄了一下,险些跌倒在地,又勉强稳住了身形,怔怔看向两旁被雨幕虚化了的街景。

……竟是回到了这里。

街道空荡,已无行人,唯有暴雨肆虐,一如他茫茫空落的心。

一步步,他走过上一世谈君迎与秦念久一起走过的街道,百年已过,街边店铺早已不知更替了几轮。一步步,他走过这一世谈风月与秦念久一起走过的街道,路旁那曾与三九同坐过的茶摊仍在,炉上搁着的茶水仍热,小二却已经离开了。

缓缓地,无措地,不由自主地,他被心间那股无力的空茫驱使着,步步踏过前世,步步跨过今生,向谈府而去。

急雨愈骤, 雷声更密。

雨水如瀑般自飞檐上滑下,谈府大门紧闭,被劲风敲打得震震作响。

谈家上下早早便因国师一事辞官搬迁到了别处,整座府邸空得单薄,无什物件,亦无人声,仅剩下了一名家仆守着,正倚在廊下打盹。

风声雨声,都未能入梦扰他好眠,蓦地却有一声巨响在近处炸开,惊得他一个激灵,睡眼朦胧地转过头来,透过雨幕望向了被狂风吹得轰然洞开的大门。

并未看见有一名不速之客冒雨前来,径自踏过了门槛,他看着那大开的厚重木门,毫无起身的意思,只大大打了个呵欠,便又懒懒闭上了眼。

谈风月亦没看向这正躲懒的家仆,只怔然与他擦身,穿廊而过。

身侧根根廊柱,所用的是上等的红木,纵过百年亦不腐不朽,漆色也新,庭园花径却已然萧疏,被雨水打得残败,碾进了泥尘。

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是他曾熟悉的……又都已变了。

唯地上雨潭积水,倒映出了与昔时相同的一张面容。

——前尘,今生,他都从来不是一个宽心博爱的人。

从前,父母亲爱、兄长和睦、颇丰的家底织就养成了一个不识疾苦、性情顽劣的谈君迎。什么天下、苍生、大任?不过只因家人欲要挫挫他的锐气,方才将他送入了宗门,望他能学会静心养性,即便难成大道,再归家亦也能一生富贵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