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亘永不离(第5/9页)

就凭着杨坚这个相貌威严、才干平平的男人,他能够夺取北周的天下,能够一统分崩三百年的神州么?

号称有“辅国之才”的高颎,不靠了她当年的大力举荐,和这些年的另眼相看,只怕早成了皓首穷经的腐儒、老死幕下的清客,如何能这样登堂入阁、成为令天下男儿羡慕崇敬的一代名相?又如何能一酬怀抱,建下这份永志青史的功名事业?

“一妇人”,这就是高颎给自己的回报,这就是一向谨小慎微、善于自我掩饰的高颎对独孤伽罗的真实看法。

杨广注意到伽罗的手指微颤,对于一向镇定从容的母后,这代表着怎样的怒气,他不能了解。

杨广并不打算刺激自己的母后,但他却不能不撼动高颎在母后心中的地位,高颎一日不除,杨广就一日不能入主东宫,而母后和高颎长达五十多年的情谊,岂是容易消散的?

杨广所不知道的是,此刻,倚在殿窗前的伽罗,心底感受到的不是愤怒,而是一种巨大无边的悲凉。

她青春时代的最后一抹亮色,就这样淡去了……人生还有多少东西禁得起风雨和岁月消磨?

去仁寿宫的车驾已经备好,陪行的李圆通也在宫门前等候了,杨坚却默默地回过头来,注视着独坐在灯影深处的伽罗。

“朕……明天就回来。”他明了她的痛苦,但这一切能怪他么?几十年来,他从没为自己活过一回,来日无多,伽罗,你应该最知道我的寂寞。

伽罗动也没动,她似乎麻木了,这满宫的幢幢黑影,是她最忠实的老友。

等杨坚离开,她打算再读上半卷经,这半年里,萧太医不知道进过多少方子了,却没有一种药能够挽救她的衰弱和疲倦,她真是倦了,在这个人来人往的熙攘世间,她经历得太多,得失得太多,已经再也感觉不到悲喜。

伽罗孤坐在暗处的模样,令杨坚更觉压抑,他几乎是逃一般想离开大兴宫这个树影深密、气氛幽静的地方。

宣华夫人正在城外的仁寿宫里等着他,她刚刚为他生下一个甜净可爱的女儿,睫毛深长,脸上带着两个深深的酒涡,那明媚的模样,不笑都令人心醉。

孝顺的杨广,还为这出生不久的小公主送来了黄金打制的骆驼、马羊等物,今天,杨坚打算去和这幼小的女儿好好亲热亲热,再精心给她起个名字,宣华夫人曾温柔地说,她一切都听杨坚的,不管起什么名字都好。

“皇上不必为臣妾担心,臣妾只是这几天睡得不好,休息半日便会没事的。”伽罗平静地站起身,转身离开了杨坚有些紧张的视线。

见她这样大方,不在乎自己去探视宣华夫人母女,杨坚反而踌躇起来。伽罗是真的想开了,不再嫉妒了呢?还是根本放弃了自己?

又或者她并不真的在乎自己的背叛?

也许是恨伽罗对尉迟绿萼下手太毒辣,杨坚这一年来和伽罗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无话不谈,两人之间保留着一种看不见的距离感。

可看了伽罗此刻静静离去的瘦削背影,看着那背影上的苍老气息,杨坚又不禁有些感伤,沉浸在这样的情绪里,他默默离开了大兴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庭中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伽罗静坐在漆色微显斑驳的走廊下,凝视着庭中白雾一般的雨色。

自从当了皇后,她几乎足不出大兴宫,而她的心里却时刻装着外面的万里江山和无尽事务,现在她觉得倦了,她觉得百无聊赖,她只想和民间那种中等人家的老妇一样,被儿孙们亲热地簇拥着。

可她的儿女、孙儿们,没有一个不怕她。

多么可怜。伽罗伸出手去,想触摸廊下一根斜伸来的梨树枝,茂密的树叶上,洒满了雨点,两只黑羽白尾的小鸟在树枝上停着,互相啄弄着羽毛。

“母后。”被杨坚特旨召来的乐平公主杨丽华,站在伽罗身后,用一种蕴意复杂的眼光打量着母亲,这才走过来,这些天来,她每天都准时进宫来陪母亲,“母后又不听话,坐在这正起西风的走廊里。父皇要我陪母后去般若寺散散心,母后去么?”

“般若寺?”伽罗摇了摇头。

般若寺被杨坚修得越来越气派了,每年他都要和伽罗一起前往,并祭扫岳丈岳母的坟墓,今年他却要女儿来陪她,他真有这么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