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五十大寿(第8/11页)

剩下的晋王杨广与汉王杨谅,又都盯着太子之位,而且一个有母后偏宠,一个有父皇疼爱,将来必有一场恶斗。

“孩儿得以成人自立,都是母亲不辞辛苦,教诲得好。”李渊含泪说道。

他父亲老来得子、过世得早,他年纪幼小,家势败落,都是母亲独孤菩提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些年来,曾经的世袭上柱国、唐国公,却受尽了世间白眼,看够了世态炎凉,母亲将他栽培成今天这一个噙齿戴发、顶天立地的汉子,自己却疲惫枯槁得一病不起,再也无力接着守护他。

“是啊,渊儿长大了,娶了好媳妇,还生了四个这么神气的孙儿,娘知足了。”独孤菩提望着自己的媳妇窦氏,强撑着笑道,“你是定州总管窦将军的掌上明珠,更是襄阳长公主的女儿,从小生长在大周深宫,是宇文家的人,血统高贵,却能看上我的渊儿,为我们李家生了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这四个孙子,我生病以来,你不辞辛劳,在我床前亲侍汤药,娘对你满心感激,却无以为报。”

“娘说哪里话来,”窦氏满眼垂泪,泣道,“这是儿媳的本分,娘一个人支撑我们陇西李家,忙里忙外,教子成人,实在太辛苦了。娘,你好好养病,等你好起来以后,我们陪你回安州故地重游,当年娘陪唐国公驻守安州多年,至今那里仍传说着娘陪夫君出征、在城头擂鼓助威、击退柔然入侵的故事。”

独孤菩提的脸上浮出一丝略见羞涩的笑意,仿佛又成了当年那个高大健美、骑马随征的英武少女。

“渊儿,你爹比我大二十多岁,可我对他一见倾心、誓同生死。他是个真正的英雄,马蹄到处,敌军甚至不敢仰望他。他的血,如今流在你的身上,当年公主之女能在一群求婚少年中,一眼看上你的射艺和气概,就因为你具备我们陇西李家世代相传的英武与胆略。”

窦氏的母亲,是北周太祖宇文泰的女儿襄阳公主,因此窦氏从小在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宫中,和千金公主几个女孩儿一同长大,宇文邕也很喜欢这个外甥女,千金公主出塞和亲前,窦氏还特地送出了城外,她从小便极有见识,被宇文邕多次称赞为“明慧决断过人”,所以父亲窦毅和母亲襄阳公主都对她视若珍宝,到了窦氏成年,窦毅说此女才貌过人、不可以择配凡夫,便在大兴城比武招亲,终于李渊射中屏风上的孔雀眼睛,雀屏中选,成为定州总管的乘龙快婿。

窦氏虽然出身豪门,却并无骄奢之气,她嫁给李渊以后,侍候婆母,生养儿子,勤谨过人,大度识时务,与独孤菩提二人情同母女。

“娘,孩儿不会辜负你的寄望,以后孩儿会在楼烦太守任上尽力王事,皇上和皇后看在娘的面子上,对孩儿都十分欣赏抬举,只要孩儿忠于大隋,征伐立功,一定会因战功封公,升为柱国大将军,重振我们唐国公李家的家门。”李渊知道母亲素来雄心勃勃,只是造化弄人,才没让她得以像独孤皇后那样尽情施展平生抱负。

“不,”独孤菩提缓缓地摇着头,“渊儿,你性格深沉、才干出群,倘若再有皇上的宠信,过人的战功,只会为自己招来嫉妒仇恨。”

“那孩儿该如何是好?”

“渊儿,娘死之后,你要记得韬光养晦,在楼烦州县大肆索贿、日夜纵酒,成为一个人人说你坏话、说你无能的贪官、酒徒。”独孤菩提注视着自己的独生子,目光炯炯有神。

李渊震愕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娘自幼教儿子清正自守、建功立业、不辱姓氏,为何此刻却要孩儿去当贪官污吏、酒囊饭袋?”

“渊儿,皇上与独孤皇后共生嫡子五人,五子皆英伟过人,也因此互不相下、互不相容,眼见他们五龙相攻,天下大乱,你只要保住性命官职,趁时守势,就能等到趁势而起的那一天,可是,渊儿,你才干气度太引人注目,已有相士说你是天子之气,倘若再立功封侯,成为万众瞩目的枭雄,只会给自己招灾惹祸。”独孤菩提长叹一声,她多想还能多活几年,陪在儿子身边出谋划策,但这些年来,苦苦独撑家门、教子成人的操劳,让她心力俱疲,再也无力支撑下去,“渊儿,我自幼好强争胜,活了这一辈子,才知道一个人再能干、再出众,也不如运气好,我七妹伽罗,处处不如我,才能不如我,夫君不如我,儿子不如我,可却开创了大隋王朝,统一了天下。渊儿啊,人强不过命,只有乘时守势,等候最好的时机,才能顺应天命,一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