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普六茹坚(第3/9页)

宇文护道:“太祖生前已有吩咐,六官之中,最有谋反之心的就是赵贵,不除赵贵,天下难安!”

“你口口声声说是太祖遗命,是有人证,还是有物证?”独孤信十分不满。

宇文护道:“大宗伯于谨、尚书左仆射李远、大冢宰府记室参军拓跋季海三人,可为人证,太祖密旨,可为物证!”

“太祖遗命,早经公开,为何还有密旨?”赵贵也厉声斥责。

“两道密旨,就是为了对付你这种狼子野心之人!”于谨走上前来,大声道。

赵贵冷笑着对独孤信道:“如愿,我早对你说过,宇文泰就是死,也会留有后着,对付我们这些帮他打江山、治天下的功臣,我说的话如何?六官之中,除了老于谨,宇文泰没一个信得过!”

李远走上前来,高举密旨道:“太祖密旨,若赵贵反迹已露,即时处死!”

独孤信尚在犹豫,想不到天王宇文觉第一个心生不满,发怒道:“太祖密旨,为何瞒得朕一字不知?今日之事,为何朕事先也是毫不知情?宇文护,你擅权越位,看来也有不臣之心!”

宇文护毫不在意地道:“太祖遗命,待陛下年满十六岁才能归政。在此之前,就由当大哥的为陛下除去叛贼、扫清奸佞,陀罗尼,你先回正阳宫去罢,这里事情一经了结,我再入宫向陛下禀报!”

他一挥手,道:“速请陛下离开危乱之地,护陛下回宫!”

他话音未落,宇文觉身边的黄门官和侍卫们竟然半拉半扯地把宇文觉推上了天子玉路车,离开了成陵。

独孤信再次被他的肆无忌惮激怒了,拔剑道:“宇文护,你次次抬出太祖遗命,夺我兵符,占我人马,我都不与你计较,如今又要以密旨挟持当今天子,擅杀朝廷首臣,在你眼中,君威何在?我们这帮武川功臣的名位又何在?”

宇文护在独孤信的面前却没那么跋扈,他竟含泪跪了下来,抬脸望着独孤信,道:“独孤公,赵贵几次欲刺杀我,想必独孤公早有耳闻。那天已在城外截太祖安车,前日又派人到我府上行刺,我不杀他,他便要杀我,更何况太祖生前已密嘱此事,要我提防赵贵。皇上年幼,分不清轻重,只有靠我来守护宇文家,守护太祖这毕生血汗打下来的江山,求独孤公体察我不肯避凶险,不怕担恶名,也一心要除此谋反作乱之叛臣、护持幼主之心!”

独孤信道:“就算要除赵贵,也得下狱经审,怎能擅自做主?”

于谨道:“独孤公有所不知,赵贵不但与北齐通信,还在城外设伏,欲在我们回城之时,将天王与六官一举拿下,自己趁势成为大周之主!”

独孤信目光炯炯地望着老于谨道:“此话是真是假?”

老于谨一指赵贵:“不信,你就亲自问他!”

独孤信又注视着赵贵,赵贵倒也硬气,仰头强项地道:“不错,我已在长安城外伏下甲兵,如愿,只要你能当场制住老于谨和宇文护,以后我们就平分天下,共为大周之主。若是你仍然受宇文泰和老于谨蒙骗,不敢先发制人,我死不妨,只怕你的性命也保不了几天。”

独孤信震惊了,赵贵叛乱是真的,宇文护跋扈专权也是真的,帮谁都吃力不讨好,对付谁都会带来乱局,早知如此,或许自己以二十万秦州兵代宇文家自立,才是最能稳定局面的选择。

宇文护仍跪在地下,仰着脸,泣道:“独孤公,当着大宗伯于谨的面,我以宇文家的满门老小性命,对天发誓,太祖生前决无密旨对付独孤公,太祖对独孤公信任有加、满怀歉疚,临终都反复称道,说他这辈子只亏负你一人,说这江山是独孤公平生慷慨所赠。我宇文护指天为誓,异日倘有对不住独孤公之处,宇文家满门断子绝孙,以惩忘恩负义之人!”

独孤信手中的剑颤了一下,他长叹一声,慢慢地收剑回鞘。

赵贵气得大声喊道:“如愿,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我死之后,不用下葬,就把我的首级挂在城门处,我要亲眼望着你的棺材在这个冬天结束之前,就被运出长安城!”

独孤信道:“我独孤信丹心热血,天日可鉴!在太祖陵前,我也对天发誓,倘若宇文家异日负我,必遭天谴!倘若太祖大言欺我,儿孙亦必遭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