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亲王莫测(第6/10页)

何老东家道:“依你看,这一笔银子多少为好?”

康老东家道:“我观殿下行事,便是建新城,亦不会征调民夫,必然全部是把工程交与商贾。坊市那一片不小,连带地上排水、地上路面,还有各项成本,必然在一百万到一百五十万之间。”

“单坊市那里,是不是太少了?”何老东家道,“你想啊,南夷城这样的宅子,现在都要一千两起了。官宅那一块儿自是不提,便是民宅,可是有不少好地段的。”

康老东家笑道:“殿下为人精明,那几家巴结殿下巴结得紧,何况淮、浙两家与殿下交情不凡,闽地海商亦是对新城的差事垂涎三尺啊。”

“海商不过是刚吃了三天饱饭,就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他们所来,想是从新城牵线,待海贸时搭桥啊。”何老东家笑,“倒是如康兄所言,淮、浙两家所谋甚大,他们怕是不只盯着新城,也如闽地那些海商般,想在海贸中分一杯羹。”

何老东家说着话,与康老东家道:“这事宜早不宜迟,我这里能出三百万两。”康老东家眉毛一跳:“何兄这般看好殿下的新城?”

何老东家道:“不瞒康兄,我这些天没少思量殿下所行之事。这可是位有大才的殿下啊。先不说自北向南,只看他一路上收留饥民的仁义。南夷这里我年轻时来过,我们晋中,最爱南边儿这些果脯子。我当年来的时候,是想在这里做些生意,可这水路尚好,总有船可坐,而官道委实难行,后来来了两趟我便也不来了。如今殿下先修路,便是大明智之举。要搁别人修路,必然是征调民夫,一天管两顿饱饭,便是仁义了。可殿下不是,殿下拿出银子,让咱们商贾承包了工程,而且肯先付两成银款。那些先时还有些犹豫的商家,见着银子,哪个心里不踏实?整件事,我想了又想。你看,殿下不征调民夫,可商贾还是要雇当地百姓,这一雇每天便是要付钱的。再没本事的百姓,只要肯干,肯去修路、修码头,每天就会有几十文的收入。当地百姓还不够使,便有商贾去外地招人,两湖、广西的商贾,多有回去从老家带了匠人过来的。这么一来,南夷不知多出多少人去。就是咱们来的路上,那叫一个热闹,连淮扬的漕商都过来建船走水运生意了。人一多,各行都能兴旺起来。还有些妇人,在做些饭团吃食,就往人多的地方叫卖。这南夷本地百姓,不管种瓜种菜的,现在都好卖。就是咱们银号,原本我想着,他们过来,无非开个分号罢了,但殿下一应结算,都自咱们银号走,这对咱们又是多大的利端!这才几条路十几个码头,就盘活了半个南夷,更不必提两湖的粮商,他们现在与殿下的养父好得跟什么似的。”

呷了口茶,何老东家继续道:“先时我不大明白殿下为什么花银子把路给商贾来修,毕竟建新城可是大花费。如今看来,殿下心有大才大志,非我等凡人可揣测啊。”

何老东家说的话,康老东家自己也思量过,他想了想,道:“我看殿下也非凡人可比,咱们商贾利大,就是因为但凡商事必有风险。既如此,我跟何兄一样,也出三百万。”

康老东家起身道:“这事不宜迟,咱们现下就去与殿下说一声才好。”

何老东家一想,也是,他们先说便占了先机,说什么也得拿些好地段的房子才成!结果他们到时,正遇着淮、浙两家的余、钱二位老东家出来,两人脸上都是一脸笑意,何、康二人便心说不好,想进去与殿下表诚心吧,闽商银号的郑老东家还排他们前头,把这俩老头儿给担忧得哟。结果殿下中午要用饭,说了下午未时再办工,先让他们回去。

淮、浙两家的老东家与三人打过招呼,高高兴兴地回去了。

剩下的郑、何、康三人,谁都不肯走。反正巡抚府这里也管饭,他们几家都是财主,打赏起来更是不手软,故而他们的饭比寻常例饭还要丰盛些。

待到未时,郑老东家排前头,先去请安。及至郑老东家出来,何、康二人进去,说了想出银子的事,秦凤仪笑道:“你们几家倒似商量好的一般。说吧,你们看中哪里了?”

待二人说了坊市与平民区的一部分后,秦凤仪笑道:“你们各自眼光也差不多。”二人有些不好意思,都道:“我们这也只是小见识,殿下看哪里合适,我们就往哪里效力。就是海神娘娘的庙与凤凰大神的观,还请殿下交给咱们,咱们很愿意为神明尽一尽心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