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南夷就藩(第4/14页)
有个百户道:“俺们还没媳妇儿哪。”
秦凤仪望向那百户,有些纳闷儿:“看你也不年轻啦,如何媳妇儿都没娶着?”百户不好意思地摸摸头,道:“嫌俺是臭当兵的,没婆娘肯嫁。”
“这些没眼光的婆娘!”秦凤仪道,“她们晓得什么,就知道爱书生、爱富贵,那些书生有什么好啊?一个个弱鸡似的,咱们当兵的汉子,这身板、这力气、这体格,哪样不比书生强!唉,无妨,京城的婆娘们没眼光,待到南夷,你们可有福了!知道南夷什么地方不?在京城,夏天的鲜荔枝,十两银子买不了五六个,到南夷,荔枝随便吃!管饱!还有,南夷的婆娘们,哎哟喂,跟你们讲,南夷好啊,那地方暖和,四季如春,冬天都不用穿夹的。夏天更不用说,那里的婆娘们,夏天都露出膀子来的,那膀子,白!嫩!滑!”
秦凤仪说得那叫一个绘声绘色,一帮子大老爷们儿,哪怕是已婚如潘琛这样的,都听得不禁连吞口水,秦凤仪说潘琛:“嘿,你这已婚的,俩眼冒什么光啊!”
潘琛讪笑道:“这不是听殿下说的,那啥——”
大家一阵笑,秦凤仪揶揄道:“那啥也没你的份儿啊!”
那百户很实诚地问:“殿下,俺,俺没成亲,俺光棍儿着呢,能有俺的份儿不?”“好生跟着我干,以后,一人给你们发个媳妇儿!”
众将士一阵欢呼!
不过半月,秦凤仪非但连百户个个熟悉了,便是总旗、小旗,也有不少能叫出名字的。待豫州大雪停了几日,斥候回报可继续南下行军了。豫州巡抚主动给大军补足了粮草,亲自送镇南殿下出了豫州。同知还道:“大人也太实诚了,这么些人,光这些天在咱们豫州吃用就花销不少,又给补了这些粮草,下官都替大人心疼。”
豫州巡抚道:“这有什么心疼的,只看镇南殿下这些天每日与军士同吃同练,我等便不可慢怠。”
秦凤仪已南下,却不知自己一路颇受好评,无他,以往他虽也有些臭美爱排场的虚荣心,这一路,便是经各州县,也从不需哪位官员献宅安置,他从来都是住在当地驿馆,倘时有不巧宿在城外,秦凤仪也从不挑剔住宿条件。而且他关心将士,从不扰民。在秦凤仪看来,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这一万亲兵可是他的家底,在秦凤仪眼里,这就是他的财产,每个将士都是他的,他当然要好生珍惜了。至于扰民之类的事,秦凤仪做平民做了二十年,当然知道什么样的官员最招人厌,他也不会有点儿身份权力便做出那些可厌可恶之事。故而这些于秦凤仪很寻常之事,传回朝中,即便没人提出称赞表扬,在一些公道人的心里,也都觉着秦凤仪人品可敬。
秦凤仪人品太好。然后发现麻烦事了。
这事儿呢,还是秦凤仪的缘故。秦凤仪当真是个善心的,当然,这种善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他自小衣食无。别的大户人家还有个兄弟姐妹争夺家产的事儿呢,秦家就秦凤仪一个,没人跟他争,故而秦凤仪连这种事也没遇到过,他是一路小纨绔长大的。他就与李镜说过小时候见着乞丐乞讨他给银子受骗的事。秦凤仪就是这样心软的人,他当然也干过要对小秀儿如何如何的事,但那时,秦凤仪本身对自己的观感有所偏差,一直觉着自己很招人待见,他觉着小秀儿能跟他,是小秀儿的福气呢,完全不晓得人家姑娘会不愿意呢。
总的来说,在秦老爷、秦太太的养育下,秦凤仪几乎是在一个纯白的空间长大的,所以,他方能至情至性。
人性格的塑造,最重要的一段时间便是年少光阴,在秦老爷、秦太太的精心养育下,秦凤仪完美错过了这段时间。当然,秦凤仪也不是不知人间疾苦,他身为商贾子弟,也曾被人深深歧视过,也曾遇得严师被师父严格管束过,但这都是极短的经历,还不足以对秦凤仪的性格产生深远影响。秦凤仪人生遇到的第一个大坎坷,就是十六岁去京城提亲,他岳父给他提的两个条件:不是中进士,就是入军营,做了五品将领,方答应他的提亲。
秦凤仪却能凭着过人的天资,一举中了探花。可见秦凤仪人生之顺遂!
为什么许多优秀出众的人遇坎坷反容易一蹶不振?并非优秀之人禁不起打击坎坷,是因为,出众的人,因其自身资质出众,反容易越过许多常人必经的坎坷。春闱,别人读二十年能中进士已是罕见的俊才,秦凤仪读四年就金榜题名,那这探花的心境,与人家苦读二十载的心境,自然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