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南夷就藩(第3/14页)
“没事,高兴着呢,先还不肯睡呢,我哄了哄他,这才睡了。”
县里的驿馆,也没什么能讲究的条件,就是秦凤仪,要在从前,也不会住这等地方的。秦凤仪心下很是歉疚,搂着媳妇儿,轻声道:“原想着娶了你,是要你过好日子的,现下跟着我,却要受这样的辛苦。”
“这是哪里的话。”李镜揽住丈夫的脊背,低声道,“莫非我是只能同甘,不能共苦的?既做夫妻,便要一生一世在一起的。内闱的事,你不必操心,管好外头的事就成。只是一样,你还没个长史呢,难不成,以后就事事亲力亲为了?”
秦凤仪道:“到扬州,把赵才子捎上,叫他做长史。”李镜有些讶异:“怎么想到他了?人家可愿意?”
“怎么不愿意?咱爹说,当初母亲那事,朝廷要册平氏为后,就赵才子仗义执言,说要先追封母亲,再册平氏。就因着这事,赵才子虽则状元出身,在朝中一直不得意,于翰林院没待几年就辞官回乡了。”秦凤仪道,“我看,他是个凭良心说话的人。他要愿意,就一道去南夷,要是不愿意,另寻人便是。现下路上事情少,还有张大哥、舅舅帮我,我还应付得过来。何况,别的事好托付他人,这军队之事,必要我熟谙在心方好。”
李镜点头道:“这话说得对。”
秦凤仪并不是那种耍心机的人,当然,该有的心眼儿他也不少。而且甭看性情爽快,秦凤仪做事却十分细致,每天连兵士们吃什么都要看一看,担心兵士们吃不饱。此外,他也操心兵士们喝水的事。这年头,秦凤仪这样的身份,便是喝白水都要烧开了喝的,可底下兵士们如何有这样的条件,若是经过山溪河流,还能有口干净的水喝,但偶尔渴了,不甚讲究也是有的。这还是秦凤仪头一回见着底层人的日子,以往,便是在扬州时,秦凤仪也是盐商家的大少爷,他先时认为的底层人,便是小秀儿那样家里种菜为生的人家了。而今见着随行兵士,秦凤仪方晓得兵士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这还是自禁卫军拨出来的军队呢。
秦凤仪生来心软,他小时候,出门见着乞讨的都会给钱,现下心肠也没硬到哪儿去。见兵士如此,难免跟身边的人念叨几句。李太医道:“要说净水,不要说路上行军,便是乡下村庄,除非是守着河溪之所,不然,便是乡下土井,打来的水都要澄一晚上才可食用。路上自是没有澄水的时间,明矾可净水。”
秦凤仪本身就有朝廷拨下的五十万两,李镜身边也有现银,经祁州时,祁州药行极多,把太医们列的药单子,连带着明矾,购买了许多。另外,听说南夷那里会有瘴毒,两位太医也让购了一些解毒的药材,在路上可制些常用的解毒丸药。
在祁州买了上万两银子的药材,秦凤仪让太医们教兵士如何用明矾净水以及明矾的用量,然后给大家发了一些,这样起码路上不用喝污水了。另外,晚上休息时,都能喝上一顿姜汤水或是用干姜煮的粥。
到了豫州,天降大雪,实在行不得路,秦凤仪便命在豫州停下休整,但凡将士们的棉衣御寒之物,秦凤仪都一一过问。
秦凤仪跟媳妇儿说:“将士们不容易啊,这么跟着咱们,自京城到南夷。唉,我本以为路上得有不少跑路的呢,如今看到,倒并无此事。”
李镜笑道:“他们虽是禁卫军,但在京中,哪个上司能这样关心他们?路上虽辛苦,咱们并无奢侈之事,何况,你事事关心,他们自然也知感恩。”
“可见人心换人心,世上大多人还是好的。”
秦凤仪便是休整时,也没待在炭盆烧得暖若三春的屋里取暖,他跟豫州巡抚借了校场,只要不下雪,便让将士们进行日常训练。秦凤仪每天都到,也跟着一道练。军中还有比试,秦凤仪出彩头。如此,每日事情不断,秦凤仪的精神头也一日较一日好了起来。
秦凤仪精神好了,就开始给大家画饼了。
先时将士们与他不熟,只知道这是亲王殿下,哪个敢在他跟前嬉笑。如今这一路行来,大家也都熟了,秦凤仪本身不是爱摆架子的人,有时与军中将士们说起话,道:“你们这么跟我去南夷,身边也没个知冷热的,待咱们在南夷安顿下来,把家小都接来,一家子住一处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