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童年(第17/19页)

林尧的脸逆着光,看上去浅淡而柔和,眼睛如春水一般清澈,泛起细碎的涟漪。他的目光几乎就在同时猝不及防地与她相撞,电光火石之间,双方都来不及闪躲。

心里突然一震,明明阳光灿烂,却仿如一头栽进黑洞,眼前只有他眼睛里的微光。脑子里忽而明白,又忽而糊涂。

灼人的热度燎原般蔓延起来,面颊通红,耳廓深红,那道灼人的目光仿佛一直钉在她的后脊梁上,钉得她趴在桌上一动也不敢动,保持着这样别扭的姿势一直挨到下课。

这样的情形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上演了好几次,某人在淡漠表情下忽然投来的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眼神,都令子言犹如喝下了一口桔子汽水,那微酸清甜的滋味萦绕在心头,久久不去。

毕业考试很快来临。

天气已经渐趋炎热,考场上,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细响。

子言新换了一只钢笔,光滑的笔身有冰凉的触感,她偶然想起作文竞赛的那一天,从他手中传递过来的钢笔,握在手心里还感受得到一缕未散的余温。

有模糊的微笑袭上心头,她低下头去,好像听见窗外荷塘里,鱼儿跃出水面激起小小浪花的声音,连往日聒噪的蝉鸣都变得像有诗意,一声声,极快乐地在吟唱。

子言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给自己交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去学校领毕业证的时候,意外遇上了李岩兵。

“沈子言,你这样的成绩分在东区中学实在太委屈了。”李岩兵不无惋惜地叹气。

“你分在光华吧?”被无数的老师同学远亲近邻慨叹过后,子言内心早已接受了要去东区中学的事实,无论谁提及这件事,她都能够平静得波澜不兴了。

李岩兵有些赧然地点头,“只不过在光华的初中部,我爸妈就以为我一只脚已经踏进大学校门了,”他皱着眉,分明有几分信心不足的模样,“天知道,离中考还有三年呢,更别提高考了。”

高考?好像离她还很遥远。子言微微仰脸去看头顶湛蓝晴朗的天空,一朵一朵白云点缀其间,一只脱线的风筝在空中摇曳,如同孤寂的花朵独自盛开在空阔的天际。

李岩兵延续了一贯的发散思路,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件事上,“我认识的人里面就只有林尧他哥今年高考,我敢打保票,今年西楼城墙的红榜上肯定会有他的名字。”

她不动声色地默默听着,渐渐思绪就飘得很远……

即使是在恢复高考十余年后,在她们这个南方小城,家里出个大学生还是异常光彩的事情。本地一直延续着将当年考取的考生用红榜张贴在西楼城墙的褒奖惯例,年复一年,供人茶余饭后羡慕品评。

她出神地想,也许将来自己的名字会有被张贴在西楼城墙的一天,也许还会和林尧的名字并列出现在榜单的首列——这是多么陌生而遥远的梦想,如同迎面而来的风,为她吹开了障眼的迷雾,并且徐徐铺陈开一个美丽的新世界。这世界这样美好炫目,简直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向它飞奔。

“小蓓在育英中学吧?”李岩兵很感慨,“没想到咱们这铁三角居然被拆散得这样彻底!”

“育英虽然不错,但还是比不上你们光华名气大。”子言有几分戏谑地揶揄他,大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李子,咱仨就属你前程远大了啊。”

“去,你就别取笑我了。”李岩兵龇牙咧嘴地揉着肩膀,神情有些悻悻然。

校园从未如此空荡寂静,李岩兵走后,子言趴在二楼扶栏上俯看了好一会儿荷塘。清风吹来淡淡的荷香,团团碧绿荷叶簇拥着粉白娇嫩的荷苞,绽放着夏日最后一场视觉的盛宴。

直到天色已经很晚,她才背起书包,穿过空无一人的走廊,一级一级走下楼梯。

一楼的尽头,遥遥正对她站着的楼梯口,某个人白色的身形在满塘起伏的碧绿荷叶里显得分外醒目。他只抬起眼睛看了她一眼,她的心就宛如平静的荷塘水面被风揉起了褶皱,无论如何抚平,总余留了一圈淡淡的涟漪。

他伫立在那里,不动也不说话。子言一步一步走过去,四周静寂得能够听见自己雷鸣般的心跳。

越来越近,对面,擦肩。身后终于传来林尧平静的声音,“沈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