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为什么不能是我(第2/4页)

什么见鬼的义务,什么见鬼的劳动,我才不想。

我被生下来又没经过我的同意。

我要早知道活着这么累,我就不投胎了。

现在人工智能这么发达,让我好好的开开心心享受一辈子不行吗?

这么大的世界,太阳系里这么多殖民地,生产力这么过剩,多我一个饭桶,能把世界吃穷了?

拒绝改变与拒绝付出的人加起来,大约占据总人口比例的26.77%,人数共计近三十亿。

这个比例不低。

但这一类人并没能对世界政府造成太大的困扰。

因为基本上,废物在社会体系的自然培养中,就已经处在被半淘汰的状态,几乎不掌握任何社会权利,也没什么资源分配权。

2245年,世界政府推出安乐计划,给了这些反对者相对足够合理的选择。

地球上的五大洲被拿出两个大洲分配给这类人居住。

火星和金星上,也同样修建了数十个互相连通,总计可以容纳十亿人的大型安乐居住地。

在这些区域里,吃喝管饱,网络服务拉满,你们要玩,尽情的玩。

强势的领导层给了这些懒惰者足够的基本物质条件。

唯独只砍了掉了三项权利。

第一,可以代替人体孕育后代的体外培养仪的免费使用权。

第二,可以代替父母完成90%以上照料后代工作量的多功能量子智能机器人的使用权。

这两大科技极大程度减轻了新人类抚养后代的难度,让原本耗时旷日持久的大工程,变成了一件只要想做,就能轻松搞定的小事。

但参与安乐计划的人将失去这两项科技带来的便利。

世界政府的理由听起来有些无情。

这两项便利消耗的资源极多,代价很重,你们不创造资源,自然没资格享受。

你们要抚育后代,可以,那你自个生,自个养,基本的教育和衣食住行条件依然会给,但你们就是得自己费神。

第三项权利说起来就有点伤人了。

立法禁止安乐者与非安乐者婚配,只能在安乐者内部结合,俗称废物只能和废物搭伙。

起初,很多安乐者极力反对这三条充满歧视意味的严苛条令。

甚至世界政府内部也产生了分歧,认为这会削弱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但在最终的投票表决中,这三条规则还是被强硬的执行了下去。

如果想要得到,那么你就必须创造。

如果你是个安乐者,并真的在乎某个非安乐者,你真的忠于爱情,那么就请你放下懒惰,尝试着做点有意义的事,哪怕只是通过初等教育考核,成为一名可以在全自动车间中胜任信息监察工作的流水线工人都行。

前进的通道永远向你打开,从未关闭。

钥匙一直在你们手上,改变命运的契机只在你一念之间,就看你想打开哪扇门。

2343年,安乐计划终止了。

在这近百年间,安乐计划的内部社会结构经历了两代艰难的繁衍,先步入老龄化,又流失了大量人口。

这里大约相当于蒸发了近二十亿人口。

太阳系内的人类总人口数却并未减少,反倒从两百多亿提升到了四百亿,基因的多样性并未因安乐计划而受创。

这下,观念又被统一了。

自2351年起,第一艘长二十余公里,可以搭载三万名乘客,装载了可达三分之一光速的介质推动引擎,由生物电池、生物膜光翼和可控核聚变提供能源的奋进者一号脱离了海王星自转轨道,飞往太阳系外。

按照原定计划,奋进者一号将在十六年后抵达比邻星系,并在比邻星B上扎根。

此后十年,奋进二号、三号直到十一号陆续扬帆起航,去往不同的方向。

2367年,第一代戴森膜完成生长,并开始供能。

自此后三十年,可以容纳十万人的新奋进者以平均每年十余艘的速度出发。

再到2401年,戴森膜完成进化,装载了新型类曲率引擎,可达到0.99倍光速,可容纳三十万人的超新奋进者系列再度出发,每年数百艘。

比起前面两个不同版本的奋进者,超新奋进者搭载了更先进与稳定的护盾系统,同时也是模块化组成,可以随时化整为零,生存能力更强。

时间一直走到2490年,人类在此时完成分割,走向了不同的分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