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奋斗过的就是婚姻(第39/43页)

这件事儿的阴影来得快散得也快,到第二天我又变成那个乖巧儿媳妇,穿上围裙屁颠屁颠地去灶头炒菜。反正跪也跪了钱也收了,不能总捏着这事儿不放对吧?

好不容易熬到正月初三,终于收拾行囊打道回府,回到淄贡市准备家乡的婚礼。对我来说这个婚礼才有感觉,我对它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期待。

因为来参加婚礼的都是从小看着我长大的亲朋好友,通过结婚我想要告诉他们,你们认为嫁不出去的苏菲终于嫁了。顺便让我妈带着郝健正式炫耀一番,那些老师相互打听下郝健的情况,以后八卦的时候肯定就会说:你看陈老师那女儿,找个老公怎么怎么好之类的。

婚礼的伴娘是笑笑,伴郎是齐鑫,婚礼也没有郝健他们那边那么多的风俗,就是换上婚纱直接去酒店等客人到场。

早早的我妈学校那群退休老师结伴过来,我一眼就看到了赵娇娇她妈走在人群的前面,见到我妈热情得恨不得贴上来:“哎呀陈老师,恭喜恭喜。”

“呵呵,同喜。”在赵娇娇她妈面前,我妈难得把头仰了起来。

“这就是你女婿吧?”赵娇娇她妈妈走到郝健面前,“还真是郎才女貌。”

“小健,这是妈学校的张老师,快叫张阿姨。”

郝健恭敬地从伴娘笑笑手里拿过糖果,递到赵娇娇她妈面前:“张阿姨。”

我妈往后拂了下头发,提高了声音:“张老师,以后去成都咱俩就可以结伴了哈。”

我自然明白我妈的意思,就想趁机让后面的人问郝健在哪儿工作嘛。她这话一出后面果然有人问了句:“陈老师,小健在成都什么单位啊?”

我妈连忙把话接了过来:“在省上的××设计院。”

“小健是外地人吧?”

我妈生怕有一个人听漏了郝健的工作单位和学历,估计恨不得拿个扩音器在这儿广播下:“对啊。哎呀说来这也是缘分,研究生毕业后他就偏偏选了四川,还就和我们苏菲认识了。还好苏菲没有固定工作,结完婚跟着就去了,也方便。”

“你就这一个宝贝女儿,苏菲不在你身边,该不习惯了吧?”

“习惯,习惯。明年他们的房子下来后,我没事儿就去给他们做做饭。”

我想这群退休老师聚在一起,用群口相声来形容绝对不为过。旁边马上就有人来捧哏:“呀,这么快就买房了啊?”

“张老师,你们家娇娇和文昊在成都也好几年了吧?房子定下来了吗?”

我明显看到赵娇娇她妈妈脸色有点变了,我妈偏偏又抢在这时补了一刀:“成都的房价可真是贵得离谱,小健他们订的那房,单价8000,还在三环边儿上。”

“成都房价是贵,订的多大的?”又有人问。

“80平方米的,算下来总价六十五万。”我妈还极为伪装地叹了口气,“唉……欠着银行一屁股的债,每月房贷都要还3000呢。”

“3000呢?啧啧……”

退休老师们不停地感叹,我妈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热情地揽过赵娇娇她妈妈的肩膀:“张老师,快进去坐着吧,二楼棋牌室打会儿麻将。”

等她们进去后,我妈侧头小声地说:“菲菲,你瞧见张阿姨那脸没有?哈哈……以前不总说自己早早地当了外婆怎么怎么嘛,现在听到买房子就了吧?”

在整个接待客人的过程中,我妈就像个复读机一样不停地重复几句话:“在省上设计院工作,买房啦,单价8000,研究生。”

我怕郝健觉得我妈虚伪,趁着我妈说话的间隙拉着他说:“哥哥,你别在意啊,老人都这样,好面儿。”

“呵呵,能有东西给妈去炫耀也算优点嘛。”

郝健除了最亲的亲戚之外,几乎都不认识其他来的人,不过好在有笑笑和齐鑫,我的朋友来了他们俩总是热情地拉着郝健介绍。尤其是齐鑫,对每个我邀请到场的朋友都会说一句话:“这是我们健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