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诗歌赏析(第11/11页)
这里所说的白沟,应该就是现在的白沟,北方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当时也是康熙出巡时经常驻跸的一站。这一句貌似又暗示来信者在白沟地区有军事行动,这样看来,似乎又像是和宋谦起义有关了。
十里莲塘仙侣舟
——宦海沉浮等闲事
表里山河属壮猷,驱驰无奈早簪投。九天麾盖军容使,十里莲塘仙侣舟。虎帐牙旗问府主,雁门画角动边愁,凥凥墨绶应停解,共道澄清辔且收。
——《送中丞吴公》
中丞吴公指的是吴甡,关于吴甡,“三百年恩未敢谖”一节有介绍。
这首诗据考证写于崇祯十一年前后,吴甡仕途第二次低谷时期。这是一首送别诗,蕴含了傅山对吴甡罢官的惋惜和劝慰之情。
本文中引用作为回目的这句“十里莲塘仙侣舟”化用自杜甫《秋兴八首》中的“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秋兴八首》是傅山非常喜爱的一首诗,其书法作品常以其为题材。
命寒情热亦奈死
——那年春天,最后的那朵黄花
仆皮迎春不作拿,常年谁复哥谷他。严寒落寞白雪里,稀疏开似黄梅花。主人春盘无彩胜,插向盘中春满饤。影映村酒鹅儿茸,朵零水饼鹂噤冰。凡花浅心向人输,此花之心深更无。不想丽人云鬓戴,不期墨客唫咏污。坚贞有恒正在此,命寒情热亦耐死。不厕繁华娇养群,独得我贵知音稀。
——《迎春花》壬戌立春作
这首诗,是傅山七十七岁那年立春时创作的。
那一年,是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 1682年),三藩平定,天下太平,康熙赐字琉球国王“中山世土”,大学士冯溥请老归里,施琅复任福建水师提督之职。盛世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而此时,傅山也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两年。一个时代终将落幕,另一个时代蓬勃兴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把一切旧时代的辉煌,碾压成车轮后滚滚的红尘。
那朵开在雪中的,寂寞的迎春花,正是傅山自己一生的写照。
健壮朴实的迎春花从不娇柔做作,一年到头也没有人去看顾它。它寂寞地开放在风雪严寒当中,那稀疏的花朵犹如黄色的梅花。主人家的春盘没有出彩之处,便把它插在盘中,瞬间便春意盎然。在酒的映照下,花朵的影子呈现出粲然的鹅黄色,但那花却缓缓飘落,凄绝如死,连善于鸣叫的黄鹂也震惊得噤口不鸣。寻常的花总是把浅陋的心境向人诉说,以博得人们的赏识,但这种花却将心事深深藏在心中,不会轻易与人言说。它既不会戴向丽人的发鬓,也不期望被文人墨客吟咏赞赏,这些对于它来说,都是一种玷污。它坚贞不屈,坚持始终,深藏不露,不求闻达,因此它的命运悲苦但感情炽烈,生命力顽强不会轻易凋零。它不愿意侧身于繁华世界,与那些被人豢养的娇花为伍,它这种品格只有我一个人敬重,天下之大,找不到其他的知音。
春盘:唐宋以后,立春之日有食春饼与生菜的习俗。饼与生菜以盘装之,即称为春盘。
这首诗,完全是“傅山进京”事件的一个总结。
主人暗喻清廷与康熙,凡花指的是那些仕清的明的遗民,而迎春花,指代的自然是傅山自己。春盘则是比喻博学宏词科。“影映村酒鹅儿茸,朵零水饼鹂噤冰”两句,声色俱备,惨烈凄绝,那花宁可萎落,也不愿为“主人”春盘增色。联想到傅山在午门前匍伏于地,誓死不肯屈膝的场景,让人更觉震撼。
不娇柔做作,甘于寂寞,不求人知,不求理解,不求称颂,不求显耀。只是固执地坚持这自己的“坚贞有恒”,即使面对悲寒的命运,也依然保有如火的热情,不会轻易被摧折。孤芳自赏而又持之以恒,遗世独立而又渴慕知音,那种坚强而脆弱的坚持,就像那黄色的小花,凝寒绽放却又柔弱无依。
一生固守的苦节,没有同行相伴的知音,那种凄凉,不是孤独,而是人生的大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