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盏茶•月生花(第42/49页)
“宗师,照顾好她。”越之墨说完掉转马头便离去了。
林素问觉得有些奇怪,冲着越之墨的背影喊道:“墨墨,再见啦。”
漫天的大雪,林素问看见他没有转身,头也不回地挥了挥手。
林素问耸了耸肩,冲着叶一城道:“宗师,我们走吧。”
长安城,从此一别便是永远。
十三
林素问作为一个一直被保护得很好、从没有经历过风雨的公主,出了长安城后,一路到了灾区,看见的一切,可谓触目惊心。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有一段时间或者一件事情,促成成熟的质变,她活了十五年,头一回长大就是在这样的途中。叶一城很少有时间陪她,她心里总觉得有哪里不大对劲,但是这样的不对劲转瞬就被民生疾苦带来的震撼掩盖了过去,她也学着去灾区帮忙搭把手。她总是女扮男装,几乎没有人能认得她是谁,以为只是叶宗师身边的一个俊俏小跟班。
认识叶一城的人似乎很多,他们亲切地称呼他宗师,他可以背着伤口化脓的病人找大夫,他可以给年迈的老妪喂食,他可以给幼童去取树枝上的纸鸢……他的眼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路走来诠释着“众生平等”四个字。林素问更觉得叶宗师可敬可佩可爱。
偶尔叶一城会有空陪她在外头坐坐,他满身的疲惫,却打起精神陪她说话聊天。林素问会和他说起长安书院的日子,最常说的便是那片蓝花楹:“那种蓝在哪儿都找不到呢,等我们这次回去,喊上越之墨去思源轩吃包子吧?不知道能不能赶上蓝花楹的花期。”
叶一城微笑地看着她,某种感情似乎就这样平平淡淡地来了,没有什么惊心动魄,他十分享受这样的感情。他问她:“素问,你很喜欢长安,很喜欢蓝花楹吗?”
林素问点头:“喜欢啊,长安很热闹的,你待的时间少,所以不能完全体会。”
叶一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素来漂泊惯了,总想着能有安静的一处安顿下来,而这个小姑娘人生才刚刚开始,向往热闹繁华也是难免的。他这一刻突然有些犹豫,带着她去那样僻静的地方她会觉得孤单吗?不过孤单又如何呢?总有自己陪着她。
“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宗师?”林素问抬起小脸又问。
叶一城愣了愣,摸了摸她的头安抚道:“你很想回去吗?”
“想啊,那是我的家呀。”林素问自然而然地说道。
叶一城笑了笑道:“知道了。等虫灾结束了,我们便回长安城。”既然她不愿意隐姓埋名,那便堂堂正正地公布于众好了,他原本想安安静静地带她走,看来如今需要改变计划了。
虫灾结束的时候,叶一城接到了越之墨的八百里加急,信函中说边疆战事刻不容缓,魏国如今肆意妄为,似乎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且如今魏国皇帝还是叶一城的老熟人。叶一城看了信后,对林素问道:“素问,我要去边疆一趟,你先回宫等我便好。”
林素问想起每次和叶宗师的分别都要隔上三五年,这回说什么也不愿意,于是叶一城只好捎上了林素问,一同前去边疆。那时候他便想好不再隐瞒林素问的身份,他的小姑娘是个公主,有什么可隐瞒的?
天元1129年,初秋。
百姓们没有观赏秋景,名士们亦没有品蟹赏菊,此刻国土之上满眼皆是迁徙逃亡的民众。
华夏与魏国,是中原势均力敌的两个国家。两国突然在边境开战,纷争不止,于是,只能派出使者在边境交界的长林山会晤。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谈判,连续三日还未果,两国陈重兵于边境,战事一触即发。华夏兵营却突发瘟疫,死伤极大。猝不及防之下,华夏只得重启和议一事。和谈的地点是两国边境长林山脚下的银杏林子中。
林素问不清楚为什么这次两国和谈,她会被魏国国君钦点列席。叶一城得知后,对林素问道:“你平日里只能待在营中,若要见客,必有为师陪你去,切不可一人行动。”林素问觉得他有些小瞧自己,可想着也说不过他,便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