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第5/6页)
“跟谁说去,谁也不认识,服从分配。”
“怎么不认识?田丹、王伟民不都能说得上话。”街坊行人向徐天和燕三打招呼,徐天笑着说:“王伟民不熟。”
“田丹熟啊!”
“人家不在北平,说得着吗?”
燕三看了看徐天:“她没给您写信?”
“写了两封。”
燕三听了眼睛一亮:“您回了吗,干脆请她来北平得了。”
“她是南方人,来北平干啥。”
“您在这儿啊。”燕三把声音抬高了说。
“想多了,一共才认识二十来天,早过气了。”
“她命都是你给的,过不了气。”
“我们的命都是她给的。”徐天说着话,祥子从后面拉着车跑过来,见徐天就问:“少爷,去哪儿?顺一程儿。”徐天坐上祥子的人力车,燕三难过地看着徐天:“真要去石景山啊?”
“实话告诉你,这是我自己要求的,去那儿清静。”
“天哥,那……”
徐天看着在旁边小跑的燕三,嫌弃地说:“别跟着我。”
“您想多了,啥时候走?”
“立即报到,会上宣布的。”
燕三听了之后露出无奈,最后说:“走前吃碗面,喝我一口酒。”
“啥酒?”
“您来就是了,下晌午,平渊胡同。”
徐天笑着看燕三:“和缨子真成了?”
燕三笑得不好意思:“成不成得您点头,您是我哥,她那头也得您做主。”
“行吧。”燕三站在原地挠了挠头,徐天朝他挥了挥手。祥子拉着车问徐天:“少爷,咱去哪儿?”
徐天在秋光里眯着眼睛说:“回家。”
“拉快点还悠着来。”
“不急。”
“得嘞!”
徐天从后面喊:“祥子,以后别叫少爷,新社会了,我是人民警察。”
车铃铛依旧响着,祥子欢快地应着:“得嘞!”
秋末的小风吹着,一切都很适意。初秋的街上有时髦的女人已经戴上了红围巾。女人坐在前面的车里,红线围巾在车沿飘拂,徐天从后面定定地看着女人的半个背影,感觉像极了田丹。祥子拉着徐天不紧不慢,徐天盯着前面车里的女人,拉女人的车拐进了一条小街。
徐天从车里坐起来,不住地喊祥子:“祥子加快,拐,跟上前头那辆车,快点。”祥子拐过去,另一条街道,徐天又看见了前面车里的女人,红围巾飘拂。徐天着急催促,祥子发足奔跑,车超上去,两车并行,徐天在车里直起身子,侧头看清那个女人,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田丹。祥子还在奔跑,车超过女人,徐天慢慢靠回到车座上,显得很失落。
京师监狱院子里,还是陶军官对着册子唤名字,华子和狱警一间间开监门提人。华子穿着新狱警服,显得十分质朴。陶军官底气十足,高声念:“张小刚,入狱原因盗劫,服刑三年,已两年三个月。刀八青,入狱原因,寻仇伤人,服刑时间四年,已三年九个月。”刀八青从监舍里走出来,陶军官继续喊:“连翠华……连翠华?”没人从监舍出来。
陶军官指着名册问华子:“有没有弄错,女犯?”
华子伸头过去看,说:“没错,男犯,在监狱门口喝多了,酒后寻衅临时抓进来的。”
陶军官听后大喊:“连翠华!”
小耳朵从监舍里晃出来。
陶军官皱着眉头打量小耳朵问:“你是?”
小耳朵看军官,不自然地假装混不吝地说:“就这名儿。”
陶军官转头问华子:“是他吗?”
华子点头,憋着笑说:“就是他。”
陶军官合上册子,说:“酒后寻衅,没有刑期。刚才叫到名字的都到外面集合!”
说完陶军官继续喊:“王祥恒、郝志勇、李兆谦、苗孝成……”
最后一名被点名的囚犯与士兵走出门禁区,到外头院子集合,华子关上监门。那个年轻的小战士与华子站在一起,小战士操着一口浓厚的沈阳口音说:“是要带哪儿去啊?里面住不下啊?”
“特赦。”华子回答。
“放了?”小战士惊叹。
陶军官的声音从院子另一端传到华子这儿:“新中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成立了,党和人民,中央人民政府对犯罪轻的,改造好的进行大赦,旧社会的一切已经消亡了,外面是一个有秩序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世界,好勇斗狠、恃强凌弱只能重新回到监狱,希望你们痛改前非,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再核实一次姓名身份,叫到名字的出列,核实后从那个门迈入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