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册 第十三章 风云再起(第3/6页)

传说,邯郸君赵稷是世间少有的美男子,如今看来传言倒也不虚。赵稷今年应该已出四十,可看起来却足足少了十岁。

“邯郸君今日相见,可是受人所托?”我问。

赵稷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卷带着木检、泥封的竹简丢给了我。

我接过竹简,看了一眼上面的卫国君印后,便笑了:“我原本还打算拿到两封信后打开来看一看,再决定是不是要交给无恤。如今,既是你邯郸君亲自来送信,这信我也不用看了,直接烧掉就好。”

“你不想知道卫侯和齐侯谋划了些什么?”

“想,但这世上没有人会比你邯郸君更想见到赵鞅死。利于晋国,利于赵氏的事,你绝不会做。”

赵稷听了我的话,并没有反驳,只低下头微笑着摸了摸腰间的香囊:“小儿,不管是谁把你养大,是谁教你成人,他做得真不错。”说完,男子低头吹熄了手中的纱灯,灯火一灭,眼前的人便如一道黑烟消失在了我面前,只余下夜风里久久不散的江离香。

待我回到馆驿时,驿站外的高脚火盆里已经燃起了指路的庭燎,阿鱼跪在庭燎下的一片碎石粒上,火焰将他的脸照得通红。

“你家主人呢?”我问。

“出去找姑娘了。”

“玉冠追回来了?”

“追回来了。”

“唉,你也是该罚!跟在你家主人身边这么久,一招诱兵之计就把你骗走了。今日若真是有人要对你我不利,别说我回不来,你这条命也要断送在商丘城的巷弄里了。”

“阿鱼求姑娘惩处。”阿鱼眉头一皱,俯身在脚下的碎石地上重重一叩。

我叹了一口气,伸手去拉他,一拉竟拉在他断臂的空袖上。于是,又去扯他的肩膀,可阿鱼性子牛犟,只把身子一坠,任我怎么拽就是不起身。我此刻已累得虚脱,急火一上来,脑袋便痛得厉害:“你快给我起来!你当年不听我的话杀了鱼妇,自断了一臂,如今还要毁掉双腿变成废人不成?赶紧起来,去把你家主人找回来,就说我迷了路自己找回来了。”

“姑娘……”阿鱼抬头看着我,我趁机一把将他拉了起来:“快去吧!”

“唯!”阿鱼应了一声,转身飞奔而去。

我看着他一只空袖在夜风中飞卷,心中不由得唏嘘:“愚人啊,愚人,若你当年不杀她,她怕是已经为你生儿育女了啊!”

阿鱼走后,我低头从怀中取出阿素和赵稷交给我的两卷竹简。阿素曾说,陈恒身边有一晋人谋士,所有阴谋布局皆出自此人之手。如今看来,这人便是邯郸君赵稷。我在临淄城时,几乎每一脚都落在他挖好的陷阱里,一路奔波逃命,最后非但没有保住齐侯吕壬的命,反倒害无恤失了一个张孟谈。

如今,赵稷亲手把信交给我,就如同一条毒蛇把自己的毒牙放在我手心里,还笑着说:“没事,我请你摸一摸。”

蒯聩也许背叛了赵鞅,也许没有,但这毒蛇送来的信,我不敢看,也不敢把它交给任何人。于是,我一扬手,便将两卷竹简丢进了身旁熊熊燃烧的火盆。

说实话,我并不相信命运,也不相信在九霄之上有一个人真正关心着世间每个人的苦与乐,生与死。后来那场毫无预兆的瓢泼大雨是怎么起的,我一点儿也没看见,只记得自己踏上馆驿台阶的那一刻,身后就传来了噼里啪啦的落雨声。雨声在夜色里极响亮,像是爆豆似的从天空中直砸下来。我飞冲出去,去寻门口火盆里的竹简。可当我将两卷湿淋淋的竹简抱在怀里时,无恤和阿鱼就这样出现在了漫天雨幕之下。

“你在干什么?”无恤飞身而至,拖着全身湿透的我冲进了馆驿。

我抱着两卷竹简,望着头顶暴雨如倾的天幕,惊愣了。

之后发生的一切再不受我的控制。

无恤命人将蒯聩的信送到了新绛,赵鞅知道蒯聩有意叛晋投齐后,大怒不止。他立即派人送信到卫国,叫蒯聩送自己的大子入晋为质,以表明自己对晋国的谢意和忠诚。可蒯聩再三拖延,最后拒绝了他。

十年心血,一朝之间化为泡影,赵鞅不能接受这样的背叛。

周王四十二年夏,六十多岁的赵鞅不顾众人劝阻再次站上战车,披甲出征。六月,晋军围卫,齐国派大军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