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男儿事长征(第9/16页)

话音落后,郗彦长久无声。满帐寂静,静得让夭绍心头发颤,抬头盯着他:“少卿他——”

“已至洛都。”郗彦淡淡言罢,在身心倦累中闭上眼眸。

(五)

翌日清晨,离歌等二人出帐后,请去中军。中军行辕驻在泾阳与高陵之北,距两边城池皆是半日路程。午后至行辕外,离歌驱车不停,竟是直直绕过绵延数里的营帐,将郗彦二人带去不远处深山中一所僻静竹居前。

竹居背靠山崖,俯临清溪,掩映在北方丛岭中难得繁密的茂林修竹间,很是幽静。

离歌领着二人进屋,解释道:“那日收到彦公子北上的消息,主公就命人在山中找了此间屋舍,说郡主在军中来往多有不便,此地虽简陋,却也好过军中的吵闹。且距离中军行辕也近,彦公子来去也不会太折腾。”

夭绍见竹居小则小矣,却收拾得极为干净整洁,笑对离歌道:“多谢你家主公考虑周详。”

离歌揖礼一笑,先行退了出去,又安排沐宗和偃真在附近的茅舍住下。

晚膳后,偃真送来一封密报,说是风云骑斥候八百里急递而至。

郗彦打开看罢,脸色一凝。密报中正是他担心已久的北朝水军的动向,近日内裴氏所辖青、兖二州军队调动频繁,泗水、洛水皆是船舰如云流动,前者沿泗水西进、后者沿洛水北上,漫河千帆正往渭水而来,想来是北帝已对司马徽在中原战场鏖持已久的攻夺战失去了耐心,决意调动水军大举夹攻鲜卑,以求速战速决。

郗彦连夜赶赴中军与商之商量对策。两人思虑长久,皆以为如此事态下,需全力争夺河西所有城池,以此将北朝的水军与司马徽的骑兵一并挡在河东,方无今后被北朝军队水陆两面围困的后患。而要成此局,必须在青兖水军到达之前,在渭北攻下冯翊、渭南攻下潼关。只是这两个城池皆有雄兵猛将把守,要短时间攻下并非易事。就此事两人拟了数十条对策,却皆没有大胜的把握。

除此之外,商之望着地图上青、兖二州的方向,晦沉的目色中暗流涌动,似乎另有隐秘。只是他当下既不愿提,郗彦也不便多问,凌晨回到竹居,与夭绍说了几句话,便抵不住困乏袭身,至里屋歇下。

山间常日清净,唯有早上却是鸟啼烦人。夭绍恐山鸟吵到郗彦,便用了最笨的法子,挥着长鞭飞纵一棵棵树上,将屋外的鸟儿赶得一只不剩,而后站在树冠上望着远方,日照当头,旷野于前,看得人心境也开阔起来。

山脚下军营的呼喝声随风隐隐传来,夭绍看着那些正操练的将士,想着那日商之说的话,心中不免一动。她正要飘身自枝头下来,却见北方一缕烟尘滚滚而至,沿途关卡皆不阻拦,任那队人马纵驰至中军。行辕里筚篥长鸣,将士操练竟随之而止,而后是商之领着一众将领,亲自到营外迎接那队人马。

夭绍讶异地从树上跃下,问临溪钓鱼的沐宗:“是什么人这么大阵势?竟要尚亲自去迎?”

沐宗却无丝毫惊奇,朝山下看了一眼,道:“似乎是谁从云中来了吧。”说话时察觉鱼竿猛地一沉,沐宗露出丝笑意,说,“大鱼上饵,午膳可加餐了。”

这日午膳由沐宗亲自下厨做了鲜鱼羹,诸人在竹居刚用完膳,便见离歌快马而来,入屋请郗彦:“彦公子,华相到了军中,请公子前往一叙。”

慕容华曾久居北朝丞相一职,鲜卑族人惯以“相”称呼他,时至今日也不曾改过。

夭绍一听是慕容华,心头那点涟漪更是荡漾不住,忙求着郗彦带她同去军中。郗彦并无多想,只当她感念慕容华在柔然时对她的庇护,自然应下。

二人到了中军,帅帐外诸将环立,面色皆有些异样。此刻见郗彦到来,与他交好的鲜卑族老上前轻声道:“主公和华相似乎起了争执,还望彦公子进去劝一劝。”

郗彦神色无澜,只点点头,对诸将道:“都散去吧。”

“是。”诸人对他在军中超然的地位心领神会,各自退散。

郗彦这才携夭绍进了帅帐。帐中慕容华静静坐在案旁,商之背对着他站在帐侧屏风前。两人俱不言语,夭绍望着慕容华难得一见泛青含怒的面容,微微吃了一惊,又见案上摆着一张北方山川地图,依稀可见是青、兖二州的方向被人以浓墨所污,案旁更是散落了一地的纸笔,忙去弯腰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