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第15/33页)
爷爷朝潘爷爷笑了笑,笑得有些勉强。爷爷说道:“亲家,你先在这里坐一坐吧,我去看看就来。”
潘爷爷长叹了一口气,低着头摆了摆手,道:“你去吧,你去吧。你老伴都劝不住你,我说的你更不会听了。”
爷爷和那人才走到姚小娟屋前的地坪里,就听见屋内传来哈哈笑声。堂屋里站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马老太太拼死拼活地拦在门口,不让别人朝屋内看。马老太太大喊道:“不要看,不要看!我家孙女儿还没有出阁呢,你们看了她将来怎么出嫁啊!”
爷爷一听,觉得事情肯定不小了,脚步又加快了一些。
拨开众人,挤到门口,这才发现姚小娟已经将身上的衣服尽数除去,光溜溜地站在闺房中央,披头散发抱着一个漆黑的陶罐。她的两只眼睛微微发红,警惕得像正要捕鼠的猫,对着门口的人喊道:“你们不要过来!”
马老太太见爷爷进来了,又是高兴又是流泪地拉住爷爷的手,央求道:“终于把你给盼来了,快看看我家小娟吧。开始她跑掉你就知道不妙,这次你也应该能帮得上忙。”
身后立即有人抢言道:“马师傅,您走之后,她又跑出去一次了,她爬到你们先前找到她的那棵苦楝树上,摘了一把的苦果。后来是我们好几个人把她扛回来的。半路上还遇见一个傻里傻气的讨饭婆婆,说什么不要米要姚小娟手里的苦果。我估计问题就出在那些苦果的身上。听说一个姓栗的做棺材的人曾经来过我们村,可不是他在我们这里放了蛊吧?”
“蛊?”爷爷和马老太太异口同声地问。
那人答道:“是呀。听说那个姓栗的在外面名声已经臭了,他到处放情爱蛊害别人家的好女孩。莫不是他看中了姚小娟,给她下了蛊了?你看,姚小娟对着一个陶罐叫丈夫,我估计那陶罐里装着的就是被下了蛊的苦果。”
61.
马老太太皱起眉头:“那个姓栗的做棺材的人现在在哪里?”
爷爷缓缓道:“那个人就是你和姚小娟昨晚在我家里见到的那个。”
“栗刚才?”马老太太两眼一瞪。
“别急着下结论。”爷爷道。
马老太太的眼睛恢复到原来的大小,看着爷爷道:“你看看小娟,这个样子肯定不是正常的。”
爷爷道:“苦果苦果,这是她自己吃的苦果。都是前世积累下来的孽障。唉,要是我能看看他们的三生石就好了。”
听长辈的人说,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三生石。它一直立在奈何桥边,张望着红尘中那些准备喝孟婆汤、轮回投胎的人。传说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关于三生石,还有一个传说。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富家子弟名叫李源,他因为父亲在变乱中死去而体悟人生无常,发誓不做官、不娶妻、不吃肉食,把自己的家捐献出来改建惠林寺,并住在寺里修行。寺里的住持圆泽禅师,很会经营寺产,而且很懂音乐,李源和他成了要好的朋友,常常坐着谈心,一谈就是一整天,没有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
有一天,他们相约共游四川的青城山和峨眉山,李源想走水路从湖北沿江而上,圆泽却主张由陆路取道长安斜谷入川。李源不同意,圆泽只好依他,感叹说:“一个人的命运真是由不得自己呀!”于是一起走水路,到了南浦,船靠在岸边,看到一位穿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到河边取水,圆泽看着就流下泪来,对李源说:“我不愿意走水路就是怕见到她呀!”李源吃惊地问他原因,他说:“她姓王,我注定要做她的儿子,因为我不肯来,所以她怀孕三年了还生不下来,现在既然遇到了,就不能再逃避。现在请你用符咒帮我速去投生,三天以后洗澡的时候,请你来王家看我,我以一笑作为证明。十三年后的中秋夜,你来杭州的天竺寺外,我一定来和你见面。”
李源一方面悲痛后悔,一方面为他洗澡更衣,到黄昏的时候,圆泽就死了,河边看见的妇人也随之生产了。三天以后李源去看婴儿,婴儿见到李源果真微笑,李源便把一切告诉王氏,王家便拿钱把圆泽埋葬在山下。李源再也无心去游山,就回到惠林寺,寺里的徒弟才说出圆泽早就写好了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