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5 日(第4/58页)

“我什么也回忆不起来。”

“你那么晚在机库甲板上想干什么呢?”

“放松。”

“你跟奥利维拉在一起也是放松。”

“是的,工作太多了,偶尔得放松放松。”

“嗯。”黎望着他身后的海洋,“你还知道你们谈的什么吗?”

“谈我们的工作。”

“没谈别的?”

约翰逊望着她。“你到底想做什么,朱迪?”

“控制这场危机。你呢?”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想像你这样。”约翰逊略一犹豫后说道,“控制住危机后,还会剩下什么呢?”

“我们的价值。我们社会的价值。”

“你指的是人类的社会吗?还是美国人的?”

她将头转向他。她那漂亮亚洲人脸孔上的蓝眼睛似乎在闪烁。“这有区别吗?”

克罗夫得到了奥利维拉的支持,讲得很激动。当下大多数听众都围在她俩的周围。皮克和布坎南明显地处于防守位置,但当皮克愈来愈陷入沉思中时,布坎南却怒火中烧。

“我们不是大自然某种高级发展的必然结果。”克罗夫正说道,“人是一个偶然的产品。我们是宇宙一次巧合下的成果,一颗巨大的彗星击中地球,让恐龙灭绝。没有这个偶然,今天居住在这世界上的也许是智慧的恐龙,或者只是随便哪一种动物。有利的自然条件形成了我们,但这不是必然。自从寒武纪的进化创造了最早的多细胞生物以来,在数百万可以想象的发展之下,也许只有一种发展导致了人类的出现。”

“可是人类统治着这颗星球。”布坎南坚持道,“不管你愿不愿意。”

“你确定吗?现在是 Yrr 统治着它。你快点回到现实中来吧,我们不过是还算不上进化成功的哺乳动物种类中的一小群。最成功的哺乳动物是蝙蝠、老鼠和羚羊。我们并不代表地球史圆满的最后一段,而仅仅是普通的一段。大自然不存在圆满阶段的倾向,只有竞择。时间可能会让这颗星球上某物种的身体和精神的复杂性暂时增长,但从总体看来这不是趋势,更谈不上是进步。总体说来生命不是在进步。它给生态空间增加一个复杂的因素,但同时,30 亿年来它又保存了像细菌这样的简单形式。生命没有理由想要改良什么。”

“你如何让你说的这些符合上帝的计划呢?”布坎南几乎是威胁地问道。

“如果有一位上帝,一位智慧的上帝的话,祂就是像我描述的这样安排的。那样我们就不是祂的杰作,而是一种变体,只有当这变体意识到自己的变体角色,才能存活下来。”

“祂按照祂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的说法呢?你也想怀疑这个说法吗?”

“你真的这样死抱着你的偏见,以至于不考虑,祂可能是按照祂的形象创造了 Yrr 吗?”布坎南的眼睛一闪。克罗夫不给他讲话的机会,而是将一团烟吹向他脸上。“但这整个讨论都是过时的,亲爱的朋友。如果上帝不想创造出尽可能好的物种,那祂是按照什么计划创造自己最喜欢的物种呢?不错,人类相较之下体积很大。大身体就是更好的身体吗?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有些物种确实像是愈来愈大,但大多数虽小也能生存得很好。至少在大灭绝的年代,较小的物种更容易幸存,大型动物每过几千万年就消失,进化又重新规定一个大小的下限,重新开始生长,直到下一颗彗星撞上来。砰!这就是上帝的计划!”

“这是宿命论。”

“不,是现实主义。”奥利维拉说道,“在极度变化时,因为不能适应而灭绝的,是跟人类一样高度专业化的物种。一只袋鼠很复杂,只能食用桉树叶。一旦桉树死光了,它怎么办呢?它就不再进食。相反的,大多数单细胞生物能忍受冰河纪和火山爆发、氧气或甲烷过剩,它们可能数千年来都生活在一种假死状态,又重新复活过来。细菌生活在数千米深处的岩石里,生活在滚烫的泉水里,生活在冰川里。没有细菌,我们就无法活得更久;但没有我们,它们还是能活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