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9页)
“什么话,难道哥几个的形象就这么一无是处?”华泰崂从床上坐起来,按了按嘴角的面膜,反驳道。从开始谋划联谊宿舍之事那天起,他就每日一敷,发誓要养出一张“吹弹可破”的脸来。
郑能谅耸耸肩:“一无是处倒不至于,用处还是很多的,贴门上能辟邪,挂床头能熏蚊,摆厕所里还能灭苍蝇。”
“哈哈,你小子真是骂人不带脏字啊!”谷二臻又好气又好笑,“咋地,自己带头先富了,就这么打击我们贫下中农?犯得着用臭袜子和屎尿来比喻嘛?”
“误会误会,我说的是蚊香和捕蝇纸。”
“少贫了,小智的这个提议很不错,趁着新闻热度还没下来,赶紧趁火打劫把我们的个人问题解决掉。”华泰崂已经迫不及待了。
谷二臻白了他一眼:“你的成语是跟菲佣学的吗?那叫趁热打铁。”
“不要吵,不要吵,说正事,”阚戚智拍拍手把众人注意力吸引过去,“广告词我都想好了——纯情少年团诚觅女生宿舍结对联谊,共同追寻梦想、品味人生。怎么样?”
郑能谅带头表示赞同:“这个好,既简练又实在,除了纯情,我们也没有别的资本了。”
于是,阚戚智信心满满地找到了最初报道他事迹的《西都快报》的记者。对方很讲原则:“登广告、启事这些要找广告部,下楼左拐第三个房间,他们会告诉你收费标准。”
阚戚智把脸凑上去:“你不认识我了吗?我就是上次那个丢西瓜……”
“瓜皮英雄嘛,怎么会不认识?可报道是报道,广告是广告,别说你丢个西瓜皮,你就是丢原子弹的,来打广告也得按规定收费呀。”
阚戚智照着对方提供的地址找到了广告部,一看价目表,便一溜烟逃回了学校,因为把宿舍里六个人半年的生活费都算上也只够登一则豆腐干大小的广告,不带照片,还只能放中缝。望着难兄难弟们失望的眼神,阚戚智对《西都快报》表达了强烈的谴责:“一群见利忘义的财迷!以后他们休想再采访我!”
“人家有说要再采访你了?”郑能谅笑道。
“哼!活人还能给尿憋死?来,弟兄们,咱们发扬南泥湾的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报社不给打广告,咱们就自己做。”在华泰崂的号召下,大伙纷纷行动起来,连正准备去图书馆复习备考英语专业八级的冉冰鸾和刚把何茹媲送回寝室的霍九建都被紧急征召,分工合作:阚戚智买来书写纸,郑能谅构思中文广告词,冉冰鸾负责英文版,谷二臻磨墨,霍九建执笔,华泰崂插图。数小时后,一百份传单大功告成,颜筋柳骨、情真意浓,每一个字都倾注了创作团队的心血与智慧,每一张都承载着众光棍的期盼与渴望。
华泰崂看了看,觉得还有改进的空间:“应该把《西都快报》关于‘瓜皮事件’的报道剪下来,和小智的照片一并贴在传单上,提高吸引力和成功率。”
阚戚智跳了起来:“别介!报道你要贴就贴,我的照片坚决不能贴,搞得跟通缉犯似的!”
“而且我们手边只有一张《西都快报》,也不够贴这么多份的呀。”谷二臻提醒道。
“这不还有我神笔马良嘛!”华泰崂说着大手一挥,几笔就在一张传单上勾勒出了小偷、卖瓜小贩和阚戚智的线条。
“怎么感觉还不如贴照片啊?”阚戚智咬着手指,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小贩怎么看着像小兵张嘎?我这吃相,这造型,还有这丢瓜皮的动作,怎么那么像鬼子翻译官啊?”
是夜,六个人骑上自行车,趁着月色悄悄潜入西都南郊和西郊的十几所大学。所到之处,女生宿舍楼、图书馆、大礼堂、浴室、餐厅等重点区域的墙壁上都留下了一幅幅脍炙人口的“抗日宣传画”。
效果立竿见影,之后的几天里,309宿舍陆续收到十几封热情洋溢的来信,华泰崂说是他妙趣横生的插图激起了姑娘们的兴趣,霍九建说是他精妙绝伦的书法征服了少女们的芳心,只负责磨墨的谷二臻也宣称他的举手之劳功不可没,阚戚智则认为他的名人效应起了关键作用。
郑能谅连忙挥手示意众人淡定:“同志们,同志们,这才刚看见一点点革命的曙光,星星之火还没燎原呢,就开始争名夺利,成何体统?我这策划了如此具有诱惑力的广告词的核心人物都没抢功,你们都哪来的自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