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2/9页)

阚戚智悻悻骂了句,正要去捡,突然侧面巷子里冲出一个瘦小的身影,刚好踩在西瓜皮上,“吧唧”一下摔了个四脚朝天,一只粉红色的PRADA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飞到阚戚智怀里。阚戚智捧着包一脸尴尬,正要向躺在地上呻吟的受害者道歉,巷子里紧接着又冲出三四条壮汉,呼啦啦围上去把那人的手脚抓个严实,架了起来,七嘴八舌直嚷嚷:“送派出所,送派出所。”

三位吃瓜少年还没回过神来,已经被众人簇拥着裹到了派出所。因为西瓜皮是阚戚智丢的,赃物也是被他“亲手”追回的,所以他立下了头功。群众们热烈的掌声和民警们赞许的目光让他没有机会也没好意思说出真相,与乱丢果皮的不文明典型相比,他当然更愿意做“急中生智”的见义勇为楷模。

第二天,阚戚智的事迹就上了《西都快报》:笨拙小贼慌不择路,机智少年手到擒来。有了市级媒体的定调,各路稀客便纷纷登场,先是校报记者前来采访,想从他的成长经历中发掘他的精神闪光点和思想源泉。然后是附近一所小学邀请他去给小朋友们上课,教他们如何巧妙地打击犯罪。郑能谅也没闲着,把这个用西瓜皮行侠仗义的传奇故事写成了短篇小说——《瓜皮英雄》,发表在《西都风》上,赚了两百元稿费,分给阚戚智五十。更不可思议的是,竟有三家企业分别派出代表来抢着请阚戚智拍广告,一家是奶粉厂,一家是营养品公司,还有一家是生产化肥的。三个代表都给阚戚智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只要他承认他的头脑如此机智灵活是因为长期服用他们的产品。

“我脑袋被驴踢了?吃你们的化肥?”阚戚智还没有被金钱冲昏头脑,对化肥厂的代表反问道。

对方淡淡一笑:“我们以前是做食品加工的,最近改做化肥,其实道理一样,化肥供养出的农作物,你吃了以后变聪明,也算是化肥的功劳咯。再说了,现在大家每天吃进嘴的化肥还少吗?”

阚戚智顿时无言以对,心中更是波澜起伏,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成名机会如此突然降临,令他受宠若惊、浮想联翩:若是代言其中任何一款产品上了电视,以我绝佳的气质和天才的演技,一定能被国内外著名导演看上,拍几部流芳百世的大片基本没什么问题;然后演而优则唱,发行几张个人大碟也是顺理成章的;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和中国风的方兴未艾,将来我冲出亚洲进军全球市场更是指日可待;对于演技和唱功都颇具天赋的我来说,在娱乐界混下去必定会名震好莱坞,问鼎奥斯卡和格莱美不过是时间问题;等名利双收后直接移民美国,再竞选个州长或者议员当当,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华裔政治家也不是不可能;最后剩下能做的事也只有冲击美国总统宝座了……这个要低调一点。

孰料,这个宏伟目标初见雏形便胎死腹中,原来三家小公司找他拍的都只是平面广告,根本没钱往电视上播。这离总统就比较远了,阚戚智这才冷静下来,认真酌定。就在他酌而未定的过程中,奶粉厂被查出产品有毒物质超标,倒闭了。阚戚智心有余悸:“呼!还好没有答应,不然拍广告的时候还要喝那奶粉,明星没当成反倒把命搭进去就亏大了,看来代言食品风险太大,还是考虑化肥厂吧。”结果他刚答应化肥厂代表的第二天,化肥厂就发生了爆炸事故,被夷为平地。阚戚智又连连抚胸:“呼!还好没有签约,不然万一在厂里取景正好赶上爆炸就……看来多等等还是有好处的。”于是,为了安全起见,他又等了大半个月,看剩下的那家营养品公司既没倒闭也没爆炸,才终于下定决心跟他们签约。没想到,对方告诉他,这个机会早就被一个过气的小明星抢走了。该明星无人问津很多年,实在憋不住了,毅然夺了阚戚智这个“演艺界新人”的饭碗。

尽管总统之梦和演艺之路都破灭了,但受到“瓜皮事件”的启发,阚戚智认为自己这段经历很有宣传价值,用以解决光棍问题大有可为:“你们想,只要把咱宿舍的集体照通过我的关系登到报纸上去,来个公开征友,以我的明星效应,肯定一呼百应啊!”

“有道理,”郑能谅连连点头,“看报纸的那么多,保不齐会有瞎了眼的女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