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Furious Storm狂怒风暴(第7/25页)

数百个垃圾人通过增强现实眼镜与小米互联,共享视野。小米眼前掠过无数片天花板的碎片,亮度、角度、色泽各异,她努力摒弃这些数据干扰,试图让高速数据流随着音乐节奏,分散到各个端口,像八音盒簧片弹拨音筒上的金属凸点,通过不同的频段传递信息片段,再由接收端的解码程式,恢复成一首完整的乐曲。这是李文的功劳。

我们只能接入最近的鮀城服务器。他说。

那就够了。小米回答。

小米0能够感受到自己背后幽灵般飘浮的散乱意识,她即将带领他们展开一段奇异旅程。只是她永远无法理解另一个自己如何做到这一切,就像是潜藏在体内的本能,像细胞分裂,植物趋光避害,动物觅食、交配、繁衍后代。唯一的进步只在于习惯两个小米间的对话,像某种人格分裂的前兆。

她似乎听见小米1像个导游般微笑着说,坐好了,这就出发。

在感官抑制的隧道里,小米的意识与众人分离,时间感被拉扯延长,视野中的数字计时器仿佛停顿,然后艰难跳过一秒,嘈杂混乱的人群重又附体。

要有光。小米0心想。

她看见了。数以十万计的动态画面同时扑到眼前,那是人类大脑所无法处理的庞杂数据,她感觉眩晕、恶心、迷失方向。

欢迎来到鮀城的“复眼”系统,联结数十万摄像头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7×24小时地严密监控着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处角落、每一个表情,寻觅任何可能引发犯罪或恐怖袭击的蛛丝马迹,捍卫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现在,小米侵入了它的核心。她在寻找一些特别的东西。

很快,她发觉这种大海捞针般的寻找方式过于低效。小米1重新组织了图像的呈现逻辑,按照街道地理位置与摄像头方位构建起第一人称视角的鮀城。与正常人类视觉不同的是,任何一个视角都以360度呈现,如同拉特兰‧圣乔凡尼大教堂的天顶壁画《圣母升天》,每一个观看点的四周景物成圆环状展开,而透视消失点被设置于圆心。随着主体的移动,向内展开层层叠叠不断延伸的壮丽空间,无有尽头。

想象世界是一个变异的苹果,两头凹陷位置不断加深,连接,形成一个管状的中空腔体,然而果皮完好,且能够像跑步机的皮带般,沿着腔体内壁上下滑动。观看者便是位于这腔体中心的某个虚拟点,他所看到的,便是一个圆环状展开的世界。

更为神奇的是,当观看者向着圆环的任何一点移动时,那一点都会自动展开围拢成为新的视野圆环,完美的自组织分形结构。

数百名游客在小米的长翼下蠢蠢欲动。

小米开始移动。尽管理智告诉她,自己的肉体仍然被囚于狭小铁皮屋,在风暴中摇晃颤抖,甚至她的意识,也仅仅是在十几公里外一所数据中心的沉闷铁盒里逡巡徘徊。然而画面所营造出的幻觉,却仿佛是她化身天使,在这座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低空飞行,虚拟的肉身快速掠过道路,穿越房屋、商铺、桥梁、公园、电梯、车厢,在无数灯火通明的窗前投下匆匆一瞥,不放过任何死角。

夜色初降,城市却已开始闪烁苏醒。

雨天中,缓慢绵延的堵塞车龙,如同闪光的血液流淌于城市的主干道与毛细血管中。数十万同样焦虑麻木的表情隐藏在车窗后,雨刷不时摇动,擦亮潮湿霓虹。自动驾驶汽车被困于守旧的经验主义者队伍中,喇叭长鸣,噪音监测器分贝数上扬,无数后视镜中不怀好意的倾斜嘴角。

三十万扇窗户自动亮起,智能传感装置知悉归家主人心情,自动调节室温、灯光颜色、电视频道或者音乐风格,向五千家餐厅下达定制化菜单,健康媒介与身体贴膜同步体温、心律、摄入/消耗热量、皮电传导方式变化等数十种数据,制定明日生活注意事项与建议。一张又一张疲惫的脸。

写字楼亮如白昼。巨大瞳孔降临,从电脑摄像头中窥视十万张凝视屏幕的脸,他们的紧张、焦虑、期待、迷惘、甜蜜、猜疑、嫉妒、愤懑快速刷新,眼镜镀膜折射信息跃动之光。他们眼神空洞而深刻,对于生命与价值的对等关系毫无概念,渴望改变却又惧怕改变。他们凝视屏幕仿佛凝视彼此,厌倦屏幕仿佛厌倦彼此。他们拥有同一张冷漠无聊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