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7/9页)
一发现就直接杀掉。
耶格回过神来,用枪对准这从未见过的生物,说:“这是什么?”
研人抵抗住色情照片中搔首弄姿的美女们,终于在第十八本杂志上发现了要找的报道。
《现代政治季刊》杂志1977年夏季刊。杂志很小,只相当于一本小册子。在杂志的卷首,可以看到本期杂志是名为《美国智库研究》的特辑。
研人在特辑中发现了一篇文章,写着“下面全文收录施耐德研究所向白宫提交的《海斯曼报告》”。他不由得在图书馆的折叠椅上坐直了身子,满怀期待地读了下去。
很快,《人类灭绝原因研究及对策建议》这篇文章标题就飞入眼帘。这是《海斯曼报告》的正式名称,执笔者是“施耐德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约瑟夫·R.海斯曼博士”。
简短的序言中写有报告的目的和例外说明。
本报告未涉及天文学或地质学时间单位后的灭绝原因。例如,五十亿年后,太阳燃尽,地球也会毁灭;数十万年后,人类的Y染色体消失,无法生殖;等等。
原来如此,研人点了下头,进入了正文。
1. 宇宙规模的灾难
报告首先论及的是小行星撞击地球,以及随后的次生灾害。令研人略感意外的是,三十年前,这个问题应该还介于科学与科幻之间,而海斯曼博士竟然已经呼吁官方注意这种“近未来可能发生、不容忽视的问题”。
根据今年的地质学调查,其他天体撞击地球的频率比之前所认为的高得多。
海斯曼博士真有先见之明。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监视地球附近的天体,足以毁灭大城市的小行星曾数次与地球擦肩而过。
2. 地球规模的环境变动
报告接下来论述了研人所不知道的一种可能性:“地球磁场南北逆转现象。”有证据表明,地球过去曾发生过多次南北极交替的情况,甚至有假说认为这导致了恐龙灭绝。初看之下,这似乎是遥远未来的问题,应该可以归为“地质学时间单位后的灭绝原因”,但《海斯曼报告》是如此警告的——
过去两百年间,地球磁场急剧衰退,一千年后可能会完全消失,然后发生地球磁场逆转。但在磁场逆转之前,也就是地球磁场逐渐消失时期,失去磁场保护的地球,将饱受包括太阳风在内的有害宇宙射线的侵袭,不仅人类,其他所有物种都可能灭绝。
三十世纪地球上生存的人们,是否已经具备了应对这一危机的技术呢?加油!研人在心里大声激励千年后的子孙。
3. 核战
报告中着墨最多的就是这个部分。报告发出警告,有限核战、全面核战、核导弹误射导致的偶发核战,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核攻击一旦发生,各方凭克制力所保持的均衡就会被打破,连锁式报复攻击必将一发不可收拾。
即便有节制地使用核力量,覆盖整个地球的致死粉尘也将破坏生态系统;或者一氧化氮浓度上升,破坏臭氧层,威胁全人类的生存。此外,食物资源遭到毁灭性打击,将引发大饥荒,而这明显会成为新战争的诱因。届时,第三次世界大战将无法避免,而这也将成为人类的最后一场战争。
约瑟夫·海斯曼极力倡导避免核战,多半是为了弥补科学家造出核武器的过失吧。
4. 疫病:病毒威胁及生物武器
突然出现了父亲的专业领域,研人不禁感到意外。父亲关心的是《海斯曼报告》的第五节,研人原本以为到下一节才会论述病毒问题。
可以说,自然界中流行的疾病,通常不会导致人类灭绝。黑死病也好,西班牙流感也好,尽管对人类社会造成了莫大的破坏,但并没有发展到将我们灭绝的地步。人类这一物种是怎样凭有限的基因,对抗无数的抗原的,这还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人类抗体的多样性,使人们可以抵抗病原体。
研人想起,解开这个秘密的日本科学家[15]好像得过诺贝尔奖。
无论感染多么危险的疾病,人体的免疫系统都会产生有效抗体,战胜这种疾病。现在我们还健康地活在地球上,证明过去二十万年间没出现过灭绝人类的疾病。
然而,如今唯一值得担心的是,出现直接攻击人类免疫系统的病毒。
研人专注地趴到杂志上。这种病毒已经出现,那就是导致后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的HIV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