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中的凸镜(第7/13页)

“无论如何,先把羊群集中到一个地方!”

“我们已经集中过了,但是一集中就又散开了。”

“那么就赶到帐篷里来。”

“呃?赶到这里来?那草料怎么办?”

“所有人都去割草喂羊。反正都是浮游草,也不费什么工夫。”

“嘴上说说倒是很简单,可大家会同意吗?”

“不同意也得同意。受了伤的羊反正带不出低重力区域了,也就不用赶到帐篷里来;还有公羊也不用赶,所以实际上要赶进来的数量不会很多。无论如何,在羊的发情期结束之前,大家都辛苦一下吧。”

两年半前,少年还不是族长。非但如此,他连成人的准备都还没做好。那时候的他只不过是个喜欢看着天空发出惊叹的小孩子罢了。

那时候,随着部族不断往南方前进,椭圆体世界也逐渐变大。少年一直觉得昆仑山也应该变高才对,可是昆仑山的高度没有一点变化。于是有一天傍晚,少年气馁地向祖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你的‘越靠近物体,物体看上去就应该越大’的推测很正确。”祖父回答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椭圆体世界就是这样。它已经变得非常非常高了,还差20度就到天顶了。”

“但是,昆仑山的高度只比我们目前的高度高出8度而已啊。”

“哈哈哈,当然是这样啊。不管多高的山,攀登的时候都会变低的——你明白吗,我们已经开始攀登昆仑山了啊。”

“可是这也很奇怪呀,道路根本不像向上攀登的样子。”少年仍旧满脑袋的疑问。

他们一行人穿越草原、沙漠和海洋的时候,常常会和其他的游牧民族、定居民族——让人吃惊的是居然还有建造了都市的民族——进行交流。但是那一路上都是很平稳的。少年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走过陡峭的山路。

“你注意到北方有山出现了吗?”祖父突然转移了话题。

“唔,注意到了,看起来是比昆仑山还要高的山。”

“那不是真的山,而是我们曾经走过的平原。”祖父这么说着,开始颠覆少年心中的世界观。“平原也好,山地也好,只要观察者所处的位置变了,它们之间也就随之发生了转换。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立的水平基准。即使是在平坦的平原上,如果把水平基准倾斜过来,平原也就变成了斜面;反过来说,山地也是一样的情况。从生活在平原上的人看来,我们在攀登约有12度倾斜的昆仑山。但是在我们自己看来,几千公里高的昆仑山,从山脚到山顶,都是平坦的道路。”

那时候的少年理解不了祖父的意思,脸上的表情更显迷惑。

祖父看着少年,眯起眼睛笑了起来。

那天晚上,祖父过世了。

一般情况下,族长的职务都是世袭的,只有在没有继承者或者全体族员认为继承者不合格的时候,才会从与老族长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人当中选择新一任族长。当然,族长自己也可以事先指定非亲属作为继承人。采用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排除无意义的权力斗争,免得大家把精力耗费在争夺族长的地位上。

少年的父母在他幼年时就过世了,所以按顺序来排,少年就应该是下一任的族长。但是,祖父的去世有点太早了。那一年,少年才刚满11岁。通常来说,如果继承者过于年幼,族长都会事先指定其他人作为下任族长,所以这回非常特殊。

部族里的头面人物聚在一起召开紧急会议。

有人认为,这一次应该视为一个特例,从有资格的人里选举出一个新的族长;也有人认为,应该趁这个机会废除族长制,转而实行由全体主任投票表决的合议制。

第一项提案,是以族长的孙子年龄过小为理由,认为少年没有资格继承族长,所以需要另选人选。但这种理由显然是不公平的,而且这样的先例很容易成为滋生权力斗争的温床,所以,第一项提案不被接受。

至于第二项提案,现在的族长制度本来就是全体族员合议之后形成的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迅速做出决定;如果改作主任合议制,那么“迅速做出决定”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所以,第二项提案也没有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