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宇宙云网(第3/4页)

“真是匪夷所思,没想到吞噬万物的黑洞竟是宇宙云网最初的建设者。”玻尔兹曼惊诧道。

“在黑洞的推动下,不断诞生的星辰就如同一点点地搭积木,最终搭建成了今天你们见到的密如网状、秩序井然的宇宙,一百三十亿年来这个宇宙中亿万星辰又孕育出不计其数的文明。而如今,你们看到天体的形态与分布之所以是这样,完全是由云网信息的传递模式决定的。”

复眼人的回答让玻尔兹曼久久呆立在原地,他一时还无法完全理解这话语中的深层次含义,但他能感觉到对方寥寥几语已经道出了宇宙网络存在的根基,这也是大千宇宙之所以会呈现出人类今天所能观测到的形态的本质原因。

复眼人继续说道:“你们能观测到宇宙中的电磁波、中微子、引力波,俱是宇宙云网中奔突的信息流,其速率与强度遵循着具体的通信协议。光速当然也不是信息传递的极限,有些高优先级信息完全可以超越光速,比如两个处于量子态纠缠的粒子携带的信息即可以超距离瞬间交流。”

“这些数据流承载着先创者的意识?”玻尔兹曼的思维艰难地跟上对方。

“你的直觉很对,但先创者只是云网的建造者,在云网建立后的上百亿年间,不断有新生种族接触并驳入了云网络。”

“还有其他外星种族生活在这个界面?”玻尔兹曼诧异道。

“当然,我就是其他外星种族的一员,在云网络中担任最底层的普通管理员,负责监控一大片星域网格的运转。以你们的时间概念,我们的种族大约在两千多万年前整体驳入了宇宙云网络。”复眼人说道,“所有文明在向高等文明演进的过程中都会走向吸汲恒星能量的阶段,这都将影响到云网络的正常流转,云网络会对其进行干涉,并有选择地邀请这些文明驳入云网。这样一来,宇宙中所有发展至高端的文明大部分都栖身在了这一个界面。”

“所有的文明都从实体宇宙转移到你们的界面,可是离开了物质界面……文明拥有的一切岂不都是空中楼阁?”玻尔兹曼忧虑地问。

“不,地球人,你们理解错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物理限制的宇宙,这些条条框框的物理规则与常数,在我们宇宙大爆炸之初的那次创世的真空涨落中就已然决定,我们无力去更改它们,但我们可以用我们无尽的创造力在这些物理法则之上创造出一个更绚丽生动的世界。相较物质而言,创造力与想象力才是文明前进的更为重要的推动力。”复眼人说,“好吧,让我带你领略一下不同文明在云网中的生活。”

玻尔兹曼似懂非懂地点了点,这一刻,气泡带着他们再次穿越了星门,回到了宇宙云网的界面。远处密密匝匝的光点熠熠闪耀,如同繁花丛生的梦中梦一般。

气泡疾速向前飘飞,飞速驶近其中一个光点时,他才惊奇地发现光点竟是一个半径至少上万公里的几何体,这座硕大的几何体难以置信地呈现出一种极端抽象的拓扑结构,就如同一团以超现实手法揉捏出的巨型五彩纸团,复杂、优雅,而不失协调。这时气泡飞速掠过星球表面,玻尔兹曼见到了一大群光怪陆离的建筑群,这些扭曲的建筑就像是竞相盛开的花朵,还在飞一般地成长,炫目的花纹与符号飞舞在空间中,整个星球就如同是一件浩大的精妙绝伦的艺术品,每一个细节似乎都包含着无限可能的创意。

在梦境一般的建筑群中,玻尔兹曼惊奇地发现有一只形如水母的琥珀色巨大生命体正灵动地游弋其中,在他游经的路径上,新生的奇异建筑如积木般铺成开来,他应该是这些建筑的创造者,玻尔兹曼心想,这多少与地球上的涂鸦艺术家有几分相似。

“这是什么?!”玻尔兹曼惊叹道。“我们世界中生命栖息的星球。”

“可星球怎么可能呈现如此怪诞的形态?”玻尔兹曼疑惑道。

“这里面并没有引力,也没有电磁波,这个世界的人们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构造出形态天马行空的星体。不同生命群体聚集在形态各异的星球上,生命体可以随心所欲塑造自己栖息的星球,有的生命种族喜欢热闹,上万生命体拥挤在一个星球,也有生命选择一个人离群索居在一个星球上。”复眼人平静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