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北河二的星与尘》(第5/16页)

“坠向恒星……”宁天穹惊诧道,“难道我们不能通过计算机模拟出六颗恒星的引力变化趋势,提前让飞船始终处于安全的位置?”

“我们没办法做到这一点。”

“为什么?”

“因为六颗恒星引力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在数学上,对于一个六体问题没有明确的解析解,只能依靠海量的计算获得一个近似的数值解。然而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飞船只是一个设备简陋的着陆飞船,并没有携带足够的计算机资源。虽然我会尽全力一直计算下去,但是我无法保证做出足够准确的预判。”

艾伦冰冷的话语充满了不容辩驳的威力。宁天穹僵立在空中,他禁不住将目光投向了舷窗外。视线中的六颗恒星次第交错,他仿佛看到了这些恒星涟漪般扩散出的引力相互交织,形成一面瞬息万变的引力陷阱,而他身处的飞船只是深陷其中的一粒微小至极的尘埃,完全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

这很像是一场疯狂转动的俄罗斯轮盘游戏,不知道灭顶之灾会在哪一时刻猝然降临……

在那以后,宁天穹经历了一段长时间的沮丧期,最后他还是不得不接受这不幸的命运。在这个笼子一般的逼仄空间中,他艰难地开始了新的生活。

一开始,他为自己制定了详尽的作息时间表,飞船上仍旧按二十四小时为一天的周期,艾伦会定时熄灭八小时灯光作为休眠时间。而在“白天”的十六个小时里,他给自己安排了不少事情,阅读电脑中储存的小说,与艾伦聊天,自己与自己下国际象棋,甚至是一个人对着镜子,一人分饰几角地表演话剧。但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不知道自己该干点什么,他总是愣在原地,如陷入白日梦一般发呆。

他不知道这般暗无天日、一成不变的日子还要折磨自己多久,他怀疑哪一天飞船还没被恒星吞噬掉,而自己就已被寂寞与无聊彻底击垮。

直到有一天,宁天穹无意间发现飞船的一个角落暗藏着一个隐秘而有趣的小世界。

这是一台由电脑控制的食物制造机,里面陈列着十几只培养槽,每个槽里都生活着数量庞大的细菌群落。

这让他恍然意识到,飞船上的生命不仅有自己与艾伦,实际上还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通过显微镜,他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细菌制造自己每天所吃的有机食品的整个过程,在宽度仅为十厘米的培养槽中,俨然形成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小王国,数以百万计的细菌纷然涌动,就如一团正在旺盛生长的旋涡星系,如此波澜壮阔、生机勃勃。而当镜头进一步放大到单独个体时,可以看到每一只细菌都像是活力十足的小马达,瑟瑟震颤,四下蹿动,如链式核反应般飞速地分裂,繁殖出新生体。

在艾伦的解释下,宁天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细菌群落。它们全都是光合细菌,只需要阳光的作用就可以将氢气或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供自身利用,合成出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淀粉以及维生素。如果没有玻璃器皿的阻隔,这些顽强的微弱生命甚至可以无限繁衍壮大下去。

这一天过后,宁天穹一天中一大半时间都花在神奇的细菌上面,他总是一动不动地伫立在控制台的显微镜前,长时间地观察细菌的动态。让他着迷的是整个细菌群落制造食物的奇妙的自组织过程,不同功能的细菌在这样一个整体中各司其职,如构成庞大机械的无数微小齿轮,一丝一点地构建出不同口味的有机块。然而,当面包状的有机块最终成形,机械手臂却又会将有机块取出。培养槽中剩下的细菌全然没有察觉到这一变化,它们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停顿与懈怠,转而投入下一轮“制造有机面包”的浩大工程。

就这样,细菌们浑然不知培养槽之外还有宁天穹这样一位近乎神灵的存在,神灵正高高在上地俯瞰着“社会”全景,芸芸众生们只是不停地循环忙碌着,冥冥之中充满了令人感叹的宿命感。

不由得,一个奇怪的想法在他脑中生成,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会不会也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单体智慧,浑浑噩噩地生活在一个被早已设定好大小的容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