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贝莱星(第25/33页)
然而,既然索拉利拥有轻便型倍增器,其他太空族世界为什么没有呢?奥罗拉为什么没有呢?如果这类武器小到了能够装在战舰上,一支太空族舰队即可轻而易举消灭所有的殖民者船舰。他们的研发距离这一步还有多远?有了丹吉带回来的那台倍增器,贝莱星在这方面的发展又能加速多少?
他找到丹吉的房间,按下叫门键,并未等到任何回应便径自走进去,而且毫不客气地径自坐下来。身为首席委员,总有些方便的特权。
正在浴室里用毛巾擦头的丹吉冲着外面说:“其实我很想以庄严隆重的方式迎接委员大人,但你来得太不是时候了,因为我刚冲完澡,狼狈得不得了。”
“唉,闭嘴。”潘达洛没好气地说。
平时他很欣赏丹吉这种口没遮拦的潇洒,现在却是例外。就某方面而言,他从未真正了解丹吉这个人。丹吉是贝莱家族的成员,是“伟大的以利亚”和“贝莱星之父班特莱”的嫡系子孙。这样的背景,再加上他那人见人爱的开朗个性,使得丹吉成为执行委员的当然人选。偏偏他选了行商这一行,日子过得不但辛苦而且危险,虽然有可能因而致富,但因而丧命或未老先衰的可能性——后者更糟——却大得太多了。
更何况,潘达洛一向把丹吉的建议置于大多数政府首长之上,但身为行商的丹吉经常几个月不在贝莱星。虽说有时无法确定丹吉是否在开玩笑,他的意见还是颇有参考价值。
潘达洛心情沉重地说:“我认为那女人的演讲不能算是我们这儿的喜事。”
快要穿好衣服的丹吉耸了耸肩。“谁又预料得到呢?”
“你应该可以。你早已打定主意要带她同行,当初一定调查过她的背景。”
“我的确调查过她的背景,委员。她曾在索拉利住过三十几年,是道地的索拉利产物。当时她完全和机器人生活在一起,一律透过全息影像和人见面,只有她丈夫例外——而他很少来找她。在移居奥罗拉之后,她有过一段困难的适应期,而且即使在那里,她仍旧大半和机器人住在一起。过去两百三十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同时见到超过二十个人的经验,更别说四千人了。我原本以为她就算能开口,顶多只能吐几个字,我怎么知道她竟然是个群众煽动家。”
“一旦你发现这个迹象,就该及时制止她,当时你就坐在她旁边。”
“你想引发暴乱吗?听众正听得如痴如醉呢。当时你也在场,你应该很清楚。如果我硬拉她坐下,他们通通会冲到台上来。无论如何,委员,你自己也并未制止她。”
潘达洛清了清喉咙。“其实我一直想这么做,但每次回过头去,我都会看到那个机器人的眼睛——我是说那个像机器人的机器人。”
“吉斯卡。好吧,那又怎么样?他又不会伤害你。”
“我知道。话说回来,他就是令我全身发毛,所以我迟迟没采取行动。”
“唉,算了吧,委员。”丹吉已经穿戴整齐,他一面说,一面把早餐餐盘推向对方,“咖啡还是温的。如果你想配果酱吃些小面包,请自己动手。事情总会过去的,我认为民众不会因此真正爱上太空族,而导致我们的政策垮台。甚至可能还有好处呢,如果消息传到太空族那里,法斯陀夫党有可能因而壮大。法斯陀夫也许死了,但他的政党还在——至少并未烟消云散——我们需要鼓励他们这条温和路线。”
“我所担心的,”潘达洛说,“是五个月后即将召开的‘全银河殖民者议会’。我将会听到许多尖酸刻薄的批评,说什么贝莱星采取姑息政策,贝莱星人心中充满对太空族的爱意。我告诉你,”他沉着脸补了一句,“越小的世界,鹰派就越多。”
“那你就跟他们这么讲啊。”丹吉说,“记住,在公开场合一定要维持政治家风范,等到把他们拉到一边,你就正视着他们的眼睛——别再正经八百——然后强调贝莱星是个有言论自由的地方,这点我们会坚持到底。你还要告诉他们,贝莱星一向把地球的福祉放在第一位,但如果有哪个世界为了想证明它对地球更加忠诚而对太空族宣战,贝莱星只会冷眼旁观,什么也不会做,这样就能让他们闭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