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贝莱星(第24/33页)

38

吉诺伐斯・潘达洛有一头又粗又浓的白发,还留着两撮蓬松花白的鬓须,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得多,再加上他个子很高,令人不禁对他肃然起敬。就是靠着这么一点领袖气质,他得以在官场上一路蹿升,不过他却心知肚明,自己只是个外强中干的空壳子罢了。

在当选执行委员之后,他得意了一阵子,但很快便冷却下来。他已经坐到了自己无法胜任的位置上,而随着每年自动晋升一级,他心里就更明白一点。四年匆匆过去,如今他已是首席委员了。

不早不晚,偏偏这时当上首席委员!

过去曾有一段时期,统治者几乎可以说无所事事。例如八十年前,纳菲・莫勒掌权之际,他就始终无所事事,只不过直到今天,老师仍旧告诉学童这位莫勒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执行委员”。当时贝莱星是什么样子呢?一个小小的世界,只有零零星星几个农场,以及几座借着天然交通网联系的小镇。总人口数顶多五百万,最重要的出口货物是生羊毛和少许钛矿。

当年的日子很单纯,在奥罗拉人汉・法斯陀夫或多或少出自善意的影响下,太空族完全不干涉他们。居民随时可以回到地球——以便重温文化的气息或是接受一次科技的洗礼。而且一直不断有地球人前来移民,地球的人口简直就是无穷无尽。

所以说,莫勒怎么会不是最伟大的执行委员呢?他只要什么也不做就行了。

而若干年之后,统治者同样会面对一个单纯的局势。随着太空族继续衰败(老师们一直这么教育下一代,说他们会淹没在自家社会所制造的重重矛盾中——不过真能这么肯定吗?有时连潘达洛也不禁怀疑),再加上银河殖民者势力越来越强,不久之后,日子又会变得有保障了。银河殖民者将会享有太平的岁月,并将自己的科技发展到极致。

等到贝莱星住满了人,它在各方面都会成为另一个地球,而随着殖民者世界在银河各个角落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伟大的银河帝国终将诞生。在这个永远由地球母星所统治的开明帝国中,贝莱星既然历史最悠久且人口最多,毫无疑问将始终是帝国最重要的成员。

偏偏潘达洛担任首席委员的时间既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刚好在今年。

汉・法斯陀夫已经死了,可是凯顿・阿玛狄洛还活着。两百年前,阿玛狄洛坚决反对允许地球送出银河殖民者,如今他仍然在世,仍然可以找麻烦。太空族依旧势力强大,绝对不容忽视;银河殖民者还是差了一点,无法信心满满地大步前进。此时此刻,银河殖民者必须设法稳住太空族,静待双方势力出现足够的消长。

于是,潘达洛扛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责大任,既要安抚太空族,又要让银河殖民者同时保有决心和政治敏感度——可想而知他有多么心不甘情不愿。

此时正值清晨,一个又阴又冷而且会继续下雪的清晨——这倒没什么好奇怪的——他正一个人朝旅馆走去,他根本不想带任何随从。

当他走近时,大批保安警卫赶紧立正敬礼,而他只是懒洋洋应付了一下。等到警卫队长走到面前时,他开口问道:“有什么问题吗,队长?”

“报告委员,没有,一切都很平静。”

潘达洛点了点头。“贝莱被安置在哪个房间?——啊——那个女太空族和她的机器人都受到严密监控吗?——很好。”

他继续向前走。整体而言,丹吉表现得不错。索拉利已遭遗弃,上面的机器人几乎取之不尽,可以成为行商的摇钱树,为贝莱星带来巨大的财富——虽然,潘达洛闷闷不乐地想,财富和世界安全并不能想当然地画上等号。可是,索拉利上既然陷阱重重,还是别去招惹为妙,不值得为它开战。丹吉迅速离去,算是做得很对。

而且,他还带回一台小型的核反应倍增器。目前为止,这类装置都太过笨重,只能制成巨大而昂贵的定点发射武器,用以摧毁入侵的船舰——何况连这都还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因为太贵了。他们亟需较小且较廉价的机型,所以丹吉的直觉完全正确——带回一台索拉利的核反应倍增器要比虏获它上面所有的机器人更为重要,这台倍增器将对贝莱星的科学家有莫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