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答 案(第6/7页)

“谢谢您,但我要的不是这个,我要您听我说下去。只有一个方向能让我们走出死胡同,那就是向外走,向太空前进。银河中有百万个世界,属于太空族的仅五十个而已。他们人口少而寿命长,我们则是人口多而寿命短。相较之下,我们比他们更适合探勘和开拓银河。我们有人口压力在背后驱策,还有迅速的世代交替不断替我们补充求新求变的年轻成员。想当初,建立那些外围世界的正是我们的祖先。”

“好,我懂了——但恐怕时间不早了。”

贝莱明显感受到对方急于摆脱自己,却不动如山地站在原处。“后来,那些移民世界逐渐独立,并发展出超越我们的科技,而我们的因应之道竟是打造许多有如子宫的地底大城。太空族令我们感到自卑,我们只好尽量躲避。这绝不是办法。想要避免循环不已的起义和镇压,我们必须跟他们竞争——必要的话,不妨追随他们;可以的话,还要领导他们。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面对开放空间,我们必须教会自己这个本事。如果教育我们自己已经太迟,那就务必从下一代教起。这太重要了!”

“你需要好好休息,便衣刑警。”

贝莱凶巴巴地说:“听我讲完,次长。假如太空族的确强大,而我们甘于保持现状,那么不出一个世纪地球就会毁灭。您自己告诉过我,这是社会学家算出的结果。反之,假如太空族确实不强,而且越来越弱,我们就有机会逃过一劫。可是谁说太空族不强呢?索拉利的确外强中干,但目前为止,我们就只知道这个世界而已。”

“可是……”

“我还没讲完呢。不论太空族是强是弱,都不妨碍我们进行一项改变,那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只要我们愿意面对开放空间,就再也不需要起义造反。我们自己也能变成太空族,也能扩散到许许多多的外太空世界。如果我们一直把自己囚禁在地球上,那些徒劳的、自取灭亡的叛乱永远没完没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假设太空族虚有其表,因而抱持错误的希望,那就更糟了。去,去问问那些社会学家,看看他们是否认同我的立论。如果他们仍旧存疑,就设法把我送到奥罗拉去。等到我针对真正的太空族提出一份报告,你就会知道地球必须怎么做了。”

敏宁点了点头。“好,好。再会了,贝莱便衣。”

贝莱带着欢欣的心情离去。他并未指望敏宁会当场回心转意;想要扭转那些根深蒂固的想法,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不过,他的确看到敏宁脸上掠过一丝迟疑的神色,而且至少有那么一下子,这份迟疑取代了原本毫无保留的洋洋得意。

他觉得未来的发展已经呈现眼前。敏宁会去询问一些社会学家,其中总有一两位会有点动摇。他们会感到好奇,然后便会来请教贝莱。

顶多一年,贝莱心想,顶多再过一年,我就能启程前往奥罗拉。而一个世代之后,我们就能重返太空。

贝莱上了北向的捷运带。他很快就会见到洁西,她能了解这一切吗?他们的儿子班特莱今年十七岁了,等到他自己的儿子十七岁之际,班会不会正站在某个无人世界上,努力打造一个开阔的人生?

这是个可怕的想法。贝莱对开放空间仍旧心存恐惧。但这个恐惧已经吓不倒他!他再也不要逃避这种恐惧,他要正面迎战。

贝莱觉得自己似乎有点着了魔。打从一开始——当他智取了丹尼尔、打开了地面车的天窗——开放空间就对他有一种诡异的吸引力。

当时,他自己也不太了解。丹尼尔认为他只是一时行为反常,贝莱自己则认为那是出于专业需要——想要侦破这个案子,他就得面对开放空间。直到离开索拉利的前夕,他用力一把扯下窗帘,才明白自己之所以有这种需要,纯粹是由于开放空间本身的吸引力,以及它所应许的那份自由。

一定还有好几百万地球人感受得到这种冲动。当然,必须先让他们了解这份吸引力,让他们迈出第一步。

他四下望了望。

捷运带正在迅速前进,一排排公寓则不断后退。周遭充满了人工照明、交通标志、商店的橱窗、各式各样的工厂——光线、噪音和人群,以及更多的噪音,更多的人群,更多更多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