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高空遇险 第二十二章(第3/5页)
“花岗石宫”需要补充大批的木材和煤炭进来,慈悲河恰好在此时再次畅通,于是他们就利用河水运送回来了好几木筏的燃料。然而寒冷的季节并不打算就这样结束,他们对此很清楚。
居民们也回了一趟“石窟”,他们为在暴风雪袭来的日子里没有住在此地感到万分庆幸。大海曾经在这里显摆过它的威风,它在这里留下的迹象已经说明了一切。怒潮在漫过小岛之后就闯进了通道,在里面灌满了泥沙,并且在岩石上布满了厚厚一层的海藻。赛勒斯·史密斯和吉丁·史佩莱趁着纳布、赫伯特和潘克洛夫去打猎或者砍柴的时候忙活着整顿“石窟”,他们发现炼铁工具和风箱几乎没有受到一点儿损坏,和原来的沙子包藏着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
贮藏的煤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它,居民们才没有受到严寒的威胁。北半球二月份主要的特点是温度会骤然下降,大家对此都非常了解。北美洲的二月就相当于这里的八月底,即便是在南半球,也没有办法逃出气候的一般规律。
雪在25日再次变成了雨之后,风向转为了东南,这时候天气忽然变得极度寒冷起来。根据工程师猜测,温度不会高于华氏零下8度,这次严寒加上了刺骨的狂风一连持续了好几天,冷得让人简直无法忍受。居民们只得再次把自己紧闭在“花岗石宫”里。因为要将正面的窟窿都堵得严严实实,只留下一条可以通风的窄缝,所以需要消耗掉大量的蜡烛,他们为了节省蜡烛丝毫没有吝惜燃料,经常把炉火烧得很旺从而让它成为石洞里唯一的光源。因为潮水的一涨一落把很多冰雪堆积了起来,有的时候,也会有一两个居民需要跑到被这些冰雪包围的海滩上去。可是他们很快就得跑回到“花岗石宫”里来,每当他们用双手握着梯棍向上攀爬的时候,不但会觉得非常困难,而且还会感觉到一阵一阵的剧痛。他们的手指只要一碰到梯棍就会因为严寒而感觉似乎要燃烧起来。为了让“花岗石宫”的居民可以充分利用自由支配的闲暇,赛勒斯·史密斯专门选择了一项在室内也可以进行的工作。
在前面就已经提到过,居民们吃的糖是用枫树的液体做成的。他们在树皮上割出一个很深的裂口,让液体流进瓶子里面,它经过一定时间以后,就会变成一种很浓的糖浆。大家对这种东西都感觉很满意。
然而有一天,赛勒斯·史密斯告诉他的伙伴们,他们还可以把它做成一种更好的东西,他们就要开始当炼糖工人了。
“当个炼糖工人!”潘克洛夫说,“我认为这确实是个不错的买卖!”
“那当然,非常不错。”工程师回答。
“那就再合适不过了。”水手说。
一听到“精炼”这样的字眼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庞大的工厂、复杂的设备和无数忙碌的工人。事实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种液体只需要经过一道非常简单的工序就可以成为结晶体。把糖浆盛到一只巨大的土罐里,放到火上去熬着,表面上不多久就会凝上一层碎屑。等这些碎屑变厚,纳布就找来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把它撇下来,这样做不仅能够加速蒸发,还可以避免发焦。
放在旺盛的炉火上的糖浆熬了几个小时,不仅被熬成了浓缩的糖浆,而且连炼糖工人的身子也暖和了起来。这时候,他们就把蜜糖倒进事先在厨房里制造出的一些形状不一的陶土模型里,等到第二天,冷却了的蜜糖就凝结成了很多糖块和糖片。这种几乎是透明的糖颜色微微发红,味道非常可口。
到九月中旬的时候,“花岗石宫”里的“囚徒”们感到蹲得有些腻了。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想法子突围出去,但是总也不能够走出太远。他们只好不断改善自己的住宅,在工作之余聊聊天解解闷。史密斯给他的伙伴们讲了很多的事情,内容主要是科学的实际应用。大自然并没有在海岛上给居民们提供图书馆,可对他们来说工程师就是一本随时随地可以参考的百科全书,而且它总是翻开在他们需要的这一页上,他们经常会翻阅这本能够解决他们碰到的所有难题的书。时间在愉快的氛围里倏忽而过,面对将来,这些勇敢的人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