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第6/7页)
“这个主意在我看来有些怪异。”齐尔丹说,“把这样的艺术品做成护身符,简直不可思议。”
“因为这不是你的本行。你是专门收集有品位的艺术精品的。我自己也一样。那些马上要到你店里拜访的人,那些我提到过的人,都和你一样。”
齐尔丹问:“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
“不要低估了这位令人尊敬的进出口商人的判断。他很有洞察力。你和我——我们对那些愚昧的大众一无所知。他们可以从模具里生产出来的千篇一律的挂饰获得乐趣,而我们却不可以。我们认为,值得我们拥有的东西必须是独一无二的,至少是稀有的,只配少数人拥有。当然,还要是真品,不能是仿制品或者复制品。”保罗的目光越过齐尔丹,凝神地看着远处,“不是那种成千上万大批量生产的东西。”
齐尔丹心里疑惑。他是否已经料到有些店里,比如我自己的店里,出售的某些历史文物(更别说他自己的许多收藏品)是赝品?他的话音里似乎透露出这一点。他似乎在用一种讽刺的口吻告诉我:他的真实意思和他所说的恰恰相反。模棱两可,在解释卦象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正像人们说的,这就是东方人的思维特点。
齐尔丹想,他实际上说的是:你是什么人,齐尔丹?是神谕中所说的“下贱倒霉的人”,还是“鸿运当头的人”呢?现在你必须作出决定。你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但不能两个都选。现在是选择的时刻。
鸿运当头的人该走什么路呢?罗伯特·齐尔丹问自己。或者说在保罗·香庄良思看来,该走什么路。我要面对的不是受神启发的千年智慧——《易经》,而是一个凡人的观点——一个年轻的日本商人的观点。
但要了解他的真正想法是需要诀窍的。这就是保罗所说的悟。眼下我悟到的是:不管我个人喜欢什么,现实都掌握在这个商人手里。这个现实和我的初衷截然相反。我们必须适应,就像神谕说的那样。
毕竟我的店里还在销售原创工艺品,卖给鉴赏家们,比如保罗的那些朋友。
“你的内心很矛盾。”保罗说,“在目前情况下,最好让你单独待着。”他开始往门口走。
“我已经决定了。”
保罗的眼睛一亮。
齐尔丹鞠了一躬,说道:“我听从您的建议,现在就去拜访那位商人。”他拿起那张写着地址的纸片。
奇怪得很,保罗看上去并不高兴。他只是嘟哝了一声,又坐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他们自始至终都在掩饰自己的感情,齐尔丹想。
“谢谢您对我生意上的帮助。”齐尔丹一边说,一边准备离开,“可能的话,将来某一天我会报答您的。我不会忘了您。”
但是保罗依然没有什么反应。齐尔丹想,我们常说日本人难以捉摸,这话太对了。
保罗把他送到门口,似乎在沉思什么问题。猛然间,他脱口说道:“这枚饰针是美国工匠用手工做的,对吧?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
“是的,从最初的设计到最后的打磨都是如此。”
“先生,这些工匠们会同意吗?也许他们对自己的产品另有想法。”
“我敢保证他们会同意的。”齐尔丹说。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无足轻重。
“没错,”保罗说,“我想也是。”
罗伯特·齐尔丹感觉到保罗的语气有些异样。他马上觉察到保罗的话语中有种似有似无的特别强调。这个念头在齐尔丹的脑子里一闪而过。他已经确切无疑地解开了这个疑团——他明白了。
很显然,在他眼前上演的这一幕是对美国人辛勤劳动的无情否定。人心险恶,但愿上帝不让这样的事发生。但是他已经吞下了鱼钩、鱼线和鱼坠。让我进入迷宫,然后一步步把我领到最后的结论:美国的手工艺品毫无价值,只能用作廉价的护身符模子。这就是日本人的统治方法,不是粗野的,而是巧妙的、别出心裁的,还有就是无处不在的狡猾。
上帝!和他们相比,我们就是野蛮人,齐尔丹想。面对日本人这种无情推理,我们简直就是傻瓜。保罗没有说——没有告诉我——我们的艺术毫无价值。他让我替他说出这句话。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他还反过来为我说出这句话感到遗憾。当他从我口中听到真相的时候,还微微地摆出文明人的难过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