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以尾作头(第6/10页)

楚天乐点点头:“你说得对,这种可能也存在,也许我们所认为的技术限制实际仍是原理限制。但先往前走吧,让实践来最后证明。”

会场静了一会儿,大胡子巴罗起身问亚历克斯:“就这两点了?”

“眼下楚天乐和我想到的就这两点了。”

“那我就冒昧了,给你添一个难点吧。”

亚历克斯看看楚天乐,饶有兴趣地说:“谢谢!我要赶在你的‘刁难’之前抢先把感谢说出来。现在请讲吧。”

“刚才,就是飞船改为尾巴朝前飞行之后,你们能否看到航线前方的景象?”

“当然不能。按照原设计鱼尾是朝后的,现在改为朝前,它把向前的视线全遮住了。我们现在扮演的是一位‘背向跑’选手,不得不靠地面观测站来指引方向。不过,如果开个观察窗应该能看到吧——既然我们有如此明亮的一个手电筒。”亚历克斯开玩笑地说。

巴罗冷静地说:“恐怕不止是因为鱼尾的遮挡。我们已经知道,飞船的前进是因为前面空间的连续洇灭,那么,对面射来的光线能通过洇灭的空间吗?”

众人愕然!没错,这是个全新的问题,没人知道答案,但从逻辑上说确实值得怀疑。楚天乐明显受到震动,立即面向巴罗点头,表示激赏。巴罗向他回以微笑,继续阐述:

“恐怕不能。一个洇灭后急速复原的空间肯定会干扰光线的正常传播,就像水中湍流会影响游泳者的视线。”巴罗继续说。“那么,能否在飞船侧部远远装几个前视镜,使其越过洇灭空间向前看?形象地说,它们就像几个反向的汽车倒视镜。也不行。因为刚才你已经说过,飞船的实体部分绝不能超出虫洞的范围。那也就是说,任何观察装置的视线都无法超越洇灭空间。”

众人对这个结论都感到震惊,但略作思考,很多人点头。楚天乐也再次对巴罗点头,激赏之情溢于言表。窗边坐着的泡利招招手,旁边人把无线话筒递给他,这个一向惜言如金的家伙只说了几个字:

“巴罗很对,但不全面。侧向的后向的视线呢?”

众人再次被震动,认真思索着。巴罗略做考虑说:“泡利说得完全对!我刚才考虑得还不全面。这样的虫洞飞行,连侧向和后向的观察也是不可能的。”他详细解释道,“亚历克斯刚才说过,飞船与本域空间相对静止,这片本域空间是柱形的,更准确说是喇叭形的。它拖在飞船之后,长度不会太长,估计有十个船身的长度,因为非本域空间很快就会侵蚀它。所有边界都应该有湍流,光线无法通过。”

泡利摇摇头:“不是湍流,而是界面。”

巴罗思考一会儿,恍然道:“对,应该是界面。”他埋怨着,“泡利你这个惜言如金的家伙,你难道不能多说几个字、直接把问题说清吗?”

与会者都笑了,把目光聚集在泡利身上,那家伙若无其事,把目光又转向窗外。巴罗继续说:“对,这应是本质原因:本域和非本域空间是不同相的,必然会形成界面,不仅光线,任何信息都无法通过,所以船内看不到外边,外边也看不到飞船。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一片喇叭形空间就像一条既不发光也不反光而且没有视力的混沌鱼,悄悄游过黑暗的太空深海。所以,”他怜悯地看着亚历克斯,“我的船长,如果使用这种空间驱动方式,你只能闭着眼赶路了。你永远不会知道前方有没有一颗挡道的恒星、一颗在太空中游荡的陨石、或是盼着与你相会的外星人的星际飞船。甚至与外界的通讯也不可能,无线电波甚至中微子波都无法通过相空间的屏障。”

亚历克斯迟疑地说:“不会吧,如果你的说法是对的,那么此刻,金鱼号在靠空间驱动方式行进时,地球的观察者就不能看到金鱼号了,金鱼号内部的人也看不到地球。这与事实不符。”

没等巴罗回答,楚天乐接口说:“不,那是因为金鱼号的激发频率比较低,尚未形成连续激发。激发空隙中金鱼号是可见的,连续的画面就造成连续视野,正如电影的放映。我认为巴罗的分析是对的,这种虫洞飞船如果形成连续激发,就将被无形的虫茧所包围,只能盲飞。”

众人默然。没想到这种全新飞船会在这个问题上卡壳。而且它必须解决,飞船绝不能蒙着眼赶路,即使在熟悉的区域内飞行,你也得随时观察前边有没有危险,比如一颗游荡的陨石。会场静默了很久,楚天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