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外观、运用状况、工程外带设施(第4/16页)
他一个人独占数次登月的宝贵机会,会社内外难免有一些不满的声音。但发生某件事之后,那些声音逐渐消失了。那是走也返回地球期间,有一位现场作业员被困在建设中的居住栋一角,三天左右无法脱困。经过调查,原来是喷水装置程序出错,错将他所在的那块区域冻结起来了。
那块区域,若使用多功能建机救助,就必须破坏整栋建筑,否则无法进入该区域内部;但若使用适合精细作业的卡朋特机器人,则需要花费三天时间。被困的作业员手上只有玛纳式宇航服、手摇钻以及医药箱。氧气倒是有,但二氧化碳吸收装置的电池电力不足。御殿场地面支援中心的医生指示作业员:将手摇钻的电池用于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之后注射医药箱中的胰岛素,进入假死状态减少呼吸量,原地等待救援。
走也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现场没有医生,从假死状态恢复过来存在一定风险。而且,手摇钻的电池是用于宇航服保温的,清醒地等待救援才是理智的做法。面对医生反问如何解决二氧化碳问题,走也据理力争,坚持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营救。
七十小时后,作业员顺利获救,身体几乎没有大碍。生还的关键在于那块区域的墙壁。那里的墙壁是经过构造色加工的混凝土墙,表面有细小凹凸,表面积增加了数倍,而混凝土本身又含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现场作业经验丰富的走也老早以前就注意到构造色区域的二氧化碳含量较少,才敢大胆推断没有必要使用二氧化碳吸收装置。
人们终于明白,让他一个人积累经验不无道理,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经验丰富的人,作业才能顺利推进。需要改进的是可一次性送上月球的人数,那也是将来的一大课题。
如此一来,走也在建设和运营两方面都成为不可或缺的人,完全无法好好休息,忙得团团转。
监督完婚礼工作人员而筋疲力尽的走也离开宴会厅来到大教堂——剧场还没建好。他正休息着,新上任的基地队长山际走了进来。
“青峰,原来你在这儿啊。晚餐准备好了吗?”
“能推迟一个小时吗?工作人员才到一半,厨房和宴会厅的同事都忙疯了。”
“我这边也是,整备密闭环境维持系统费了好大劲。空调传感器还将新增人员的体温误认为是火灾,停止了氧气输出。我待会儿过去密闭环境维持栋重启一下。”
“哎呀,再也不能嘲笑昆仑基地了……对了,游客怎么样?都知道了吗?”
“已经把NBS的记者关到居住栋了,但还有一个人。”
“……不会吧?”
走也猛地从长椅上站起来。
依旧穿着单色衣装的妙出现在山际的身后,脱下贝雷帽。
“走也……别来无恙。”
弯腰的姿态、上翘的睫毛,如水仙一般端庄贤淑,妙并着脚尖,两手相握,慢慢走到走也跟前。裙角在身后轻轻飘扬,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二十四岁,妙已经成熟了。
走也微微点了点头,一脸诧异地凝视着她,之后结结巴巴地蹦出一句:“啊……好久不见。”
时隔两年零八个月的重逢居然发生在大教堂,走也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2
二〇三三年七月,伊甸环形山中发现非为人类所用的人工电波辐射,至少在全世界的一部分人群中掀起了空前的骚动。
最激动,自然也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传承乔治·亚当斯基观点的外星人接触者——也就是所谓的飞碟追随者。另外,由于发现的地点正好位于他们自古以来认定的飞碟秘密基地——月面南极,一下涌现出五十多个团体。他们大肆宣扬月球是一个空洞,飞碟的基地藏匿其中。宣称ET很早以前开始就以月球为据点前来地球,变成人的样子,策划一项世界规模的阴谋。CIA和KGB(他们还相信这两个已经消失很久的组织仍然存在)刻意隐瞒封锁信息,现在在日本工作人员的接触之下终于有了反应。第六大陆和自由女神岛决不能刻意隐瞒信息,而应该对世人公开。
对此,世人置若罔闻,因为就算公开了所有信息,那群人也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就是想怀疑点什么。
对于飞碟之类的超自然现象,一直以来都半开玩笑调侃的媒体在首度播报之后,沉寂了一段时间。外星人对于他们来说,与幽灵和尼斯湖水怪无异。外星人是否存在的问题应该出现在综艺节目而不是新闻节目中。况且,第六大陆发现的只是无法解读的短电波,似是而非的信息更加让媒体踌躇不前。一名老主播和一名电波天文学家嘉宾在一档深夜报道专集节目中的对话很好地表现出了媒体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