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既有设施的使用状况(第14/21页)

当然,崔也不是一天到晚都绷着一张冷漠的脸。有一天,晚饭过后,在马的提议下大家一起看电影时,他就展现了意外的一面。那部电影并不是从地球实时传输过来的,而是马自带的存储卡里的东西——其实就是通过北京控制中心的卫星通信无法看到的香港桃色喜剧。妙难为情地背过身去,走也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在旁边安慰妙,而崔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一直在放声大笑。

不过,其他多数场合,总体来说,崔还是很难相处。相反,彭队长和江倒是给人的印象很好。

过了三四天后,走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日程安排会这样参差变动。队员们的工作中,整备修补工作所占的比例太高了。大家没睡时所做的工作中,三分之一是在修理冷却系统、空气循环系统、水再利用系统或者电源系统等设备。之后,花时间较多的是在白虎栋的工作,也就是培植收割动植物。这些工作显然都压缩了其他科学研究的时间,因此不得不削减睡眠的时间。就连准时吃晚饭也在证明维持基地的运转并不轻松,其他事情已经够紧张了,如果连吃饭也不能慢慢吃的话,身体肯定撑不住。

在走也看来,昆仑基地就像是自行车,一不踩踏板就要倒下——如果这样形容不大好听的话,那就是在全力运转。一开始看到的冷却液泄漏大家都习以为常。基地地板下到处都有冷却液的水洼,释放出乙二醇的气味。另外,设置在基地外面的太阳能电池由于常年接收没被大气遮挡的强日光直射,第一批电池已经劣化,电力常常下降到临界值。这是相当严重的故障,作为局外人的走也一开始并没有发现,直到发生了一件事。那是第四天晚上,走也刚睡下时,彭队长跌倒了。

“咣”的一声巨大声响让走也惊醒。其实,走也本来就只是在打盹而已。常年运转的空气净化鼓风机和再生装置的马达声让基地内部比想象中嘈杂很多,走也自然睡不好。他晕乎乎地从床上探出身子,发现彭队长正在地上立着像氧气罐一样的东西,那罐子似乎之前什么时候见过。

“今晚也要工作吗?彭队长。都这么晚了,真辛苦啊。”

“啊,不好意思,把你吵醒啦。继续睡吧。”

彭抬头看了走也一眼,之后在罐身的某个部位操作着,不时发生咔咔的声响。走也也没多想,问道:“那上面的SFOG,是什么的缩写啊?”

彭微微地摇摇头,难以启齿似的回答:“你看到啦?……是固体燃料氧气发生装置的缩写。”

“氧气发生装置?”

还没睡醒的走也小声问道:

“氧气不够了吗?”

“怎么可能?没事,只是日常程序。”

“哦,是嘛……。”

走也重新躺下,想闭上眼再睡一会儿。

早上起来之后,走也想起昨晚的事,于是抓住已经玩得很好的江询问。江带着苦笑向走也说明了情况。

“你推测得没错。那确实不是规定的程序。基地一般通过水的电解来制氧,而SFOG则不使用电力而是通过给氯酸钾加热来产生氧气,是紧急情况下才会釆用的方法。也许,彭队长发现用于制造氧气的电力不足了吧。”

“这样没问题吗?”

“只是暂时的。喏,现在不是多了很多人吗?”

走也这才了解到基地电力告急的事实以及队员们在那种异常情况下仍然气定神闲的胆量。

虽然中国政府在宣传基地时非常自豪,但背后,队员们要通过不懈的努力才勉强维持基地运转。甚至可以说,维持基地运转已经成为基地存在的目的了。

第六天的白天,走也和妙穿上久违的宇航服,走出基地来到月面。

“哇,好长——啊!”

刚从朱雀栋的气阀舱探出身子,妙就开始欢呼起来。此刻她正手指着影子。

此刻是月球的傍晚。十四天的白昼终于接近尾声,太阳已经降落到地平线的正上方。天空中没有红色的晚霞,基地的影子以及先一步到月面的江的影子拉得很长很清晰。

江在朱雀栋旁边的地面拔出铲子。那铲子看起来很普通,不过特地带到月球上的铲子肯定和外表相反,有着非比寻常的功能吧。走也这样想着问道:

“那铲子是调查器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