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既有设施的使用状况(第13/21页)

“啊……”

“你看,我就说吧。”

“对不起。我本来没想装这么多水的。不知道哪里有抹布?”

就当二人在找抹布的时候,从西王母五号牵引作业现场返回的基地队员江回到黄玉。看到现场情形,江大声喊道:“啊,你们在干什么?”

随后,跌跌撞撞地跑进来,从衣物架取出毛巾,盖住水认真地擦拭起来。那劲头,像是一滴水都不能漏掉。

“新鲜水很宝贵。谁允许你们这样做的!”

“不是新鲜水!是洗澡水。”

走也指了指浴室,江才大大地叹了一口气。

“什么?原来是洗澡水啊……如果是洗澡水的话,可以补充,没关系。”

“饮用水不能再生吗?”

“不是不能,只不过很难喝。”

江把沾湿的毛巾拿到水再生装置的房间拧干,说道:“蒸馏装置的隔板破了一个洞,大肠杆菌超标太多。为了杀死大肠杆菌,放了很多硝酸银。虽然不是说不能喝,不过远没有补给船上的新鲜水好喝。”

二人第一次和这位四队中最年轻的青年说话。他比崔友好多了,而且非常直率。

走也试着问他:“我们俩是做了什么糟糕的事情吗?总感觉崔对我们不大友好……”

“怎么可能?应该只是压力大吧。毕竟离开家乡都一年了,大家都很想家啊。”

“是吗,可大家不都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吗?”

“那是当然,不然可来不了这儿。”

江像美国人一般耸耸肩,随后看着可穿戴电脑,笑着说道:“哎呀,终于到晚饭时间了。晚饭是我们中国人民最重要的娱乐活动。今天是我当班,要大展身手咯。”

“菜单都有什么?”

“因为可以从西王母五号拿补给物资了,所以菜单很豪华。

油炸驼峰、炒干鲍……”

“哦……基地里的气味也许就是这样来的吧?”

妙指着被她称作“拉面店后门”的空气。

江点点头:“很不巧没有换气扇,所以净化不了的空气就留在舱内了。”

“这不是给生命维持系统增加负担吗?”

“别那么严肃嘛。俄罗斯人还在和平号里抽烟呢。好了,我先去准备食材。”

江拍了拍走也的肩膀,走出玄武栋。走也呆若木鸡,江和拘谨严肃的崔完全不一样。

妙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是满汉全席吧。不对,应该叫满汉半席差不多。”

“你不是说很讨厌油吗?”

“讨厌的是油的气味啦。人家偶尔也挺喜欢吃中华料理的。

我也去帮帮忙吧。”

妙高高兴兴地出去了。走也歪着脑袋。

“这里的物资到底充裕还是不充裕啊,真是搞不懂……”

5

豪华的欢迎晚宴过后,也就是可以从西王母五号取出物资的第二天开始,工作交接正式启动。一周的逗留时间是交接工作所必需的时间,而不是根据走也两人的情况制定的,但对于连上下左右都分不清的二人来说,七天刚刚好可以了解基地。二人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队员们的行动。

根据规定,基地的队员要早上六点起床,八点开始工作,中间空出两小时吃饭、休息,在十八点结束工作。锻炼一小时后,包含吃饭在内有两小时的私人时间。最后为第二天的工作准备一小时。二十二点准时就寝。

但是,实际安排有一点不同。

起床比规定要早几十分钟,早餐有时就是吃便携口粮解决。

挤出的时间主要用在生命维持系统的点检和整备。早饭后的工作时间相对遵照规定,但是有时候也没办法。规定的工作还没做完就匆忙去做下一个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晚饭的时间准点。不过好像也就晚饭能准点了。五名队员就像机器一般坚守两小时的晚餐时间,所以私人时间几乎一点不剩。最后是就寝时间,五名队员从来没有准时在晚上十点睡过觉。私人时间结束后,整备修补工作、白虎栋的收割工作、第二天的工作准备等等,事情不断。有一次,走也凌晨四点起来上厕所时,听见白虎栋传来大声的讲话声,声音甚至盖过了如同通奏低音般响彻基地的鼓风机。与其叫讲话声,可能叫训斥声更为贴切——是彭和崔。

另外,工作的间隙还必须和北京控制中心保持通信。第一天为走也二人导览的崔之所以时不时看着可穿戴电脑,一是确认时间,二是向北京发送文字报告。这事一定很枯燥,所以崔才很少用音频报告,而是采用文字报告。想到崔连上厕所的时间点都要向北京报告,走也心里顿时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