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算法(第5/7页)
“你还好吗,亲爱的?”布拉德的声音从浴室门外传来。
我打开水龙头,往脸上泼了些水。“没事。”我回答,“我想冲个澡,你能去刚才我们路过的那家小店给我买点儿吃的吗?”
给他点事情做他就安心了。我听见他关门出去。我关掉水,再度向镜子里望去,看水珠从我脸上滚落,沿着纵横交错的皱纹往下淌。
人类的身体是一个奇迹,值得我们去再造。与之相反,人类的思维却是一个笑话。相信我,我懂。
***
不,布拉德和我一遍又一遍对着镜头耐心解释,我们做的并不是什么“人造孩子”。那不是我们的意图,也不是我们的成果。我们不过是想抚慰母亲们永失爱子的痛苦。如果你需要艾米,你就会懂。
我会走上街头,看着女人们小心翼翼抱着怀中孩子。我会不时认出一声啼哭,一只摇晃的小手,我便知道那是艾米,没有一丝疑虑。我会望向那些女人们的脸,感觉到心中慰藉。
我觉得自己又在前进了,从悲痛之中回到正轨。我开始准备下一个项目,一个真正能满足我的野心又能让世界惊叹的大家伙。我要继续我的生活。
泰拉花了我四年功夫。我一边秘密进行研发工作,一边同步推出其他好卖的娃娃。泰拉的外形像一个五岁小女孩。昂贵的医用人造皮肤与硅胶,赋予她天使般清丽的容貌。她的双眸乌黑灵动,你可以看着它们,直到永远。
我一直没能完成泰拉的运动引擎。如今回想起来,这或许反倒是一种幸运。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那些金葆迷们送来一些面部表情引擎,我将其用在研发阶段的临时代用品身上。更多更精密的微型电机让泰拉远远超越了金葆。她能扭头,眨眼,皱鼻子,乃至做出成千上万种以假乱真的面部表情。除此之外,她脖子以下的部分都不能动。
但她的头脑,哦,她的头脑。
我用了最快的量子处理器、最好的固态存储阵列来运行多层级多反馈神经网络。我加入亲自调校过的斯坦福语义数据库。整个程序完美无瑕,堪称一件艺术品。仅仅数据模型就花了我六个月的时间。
我教她何时微笑,何时皱眉,教她如何说话,如何聆听。夜复一夜,我反复分析神经网络节点的动态激活图,寻找问题,解决问题,以阻止它们发生。
布拉德从未见过研发阶段的泰拉。他先是为了控制艾米所造成的损失而疲于奔命,继而又投身于新产品的推广中。我想给他一个惊喜。
我将泰拉放在轮椅中,告诉布拉德她是我朋友的女儿。在我离开办事的几小时中,能否请他陪她玩一会儿?我离开办公室,留他们两个在一起。
两小时后我回来,布拉德正在为泰拉读《布拉格的魔像》。“‘来吧,’大拉比勒夫说,‘睁开你的眼睛,像个真人一样说话吧!’”
这可真是布拉德的做派,我心想道。他挖苦起人来颇有一套。
“行啦。”我插话道,“挺逗的,我抓住笑点了。说来你花了多长时间?”
布拉德对泰拉笑笑。“待会儿我们接着读。”然后他转头看我,“花多长时间干什么?”
“看出真相。”
“什么真相?”
“别闹啦。”我说,“讲真的,究竟是哪一点把她暴露啦?”
“暴露什么?”布拉德和泰拉异口同声问道。
***
泰拉的言行举止从未让我吃惊。我能在她开口之前预测她要说的每一个词。归根结底,是我编写了她的全部代码,对于她神经网络的每一次反馈与变化我知道得一清二楚。
但没有第二个人怀疑过。我应该为此自豪,我的造物通过了真人图灵测试,但我却感到恐惧。算法只是对智能的拙劣模仿,却没有人知晓,甚至没有人在乎。
一星期后,我终于对布拉德戳破真相。他起先是震惊,随即是兴高采烈,而这同样在我预料之内。
“妙极啦。”他说,“现在我们不仅仅是玩具公司啦。想想我们能做多少事?你要红啦,大红大紫!”
他一直念叨我们的大好前景,半晌才察觉到我的沉默。
“怎么啦?”
我对他讲了“中文屋”假设。
这是哲学家约翰·赛尔为人工智能研究者设下的一道谜题。设想有一间屋子,他说,很大一间屋子,坐满勤勤恳恳、忠于职守的小职员,却只会说英语。一些写有奇怪符号的卡片被源源不断送进屋里,职员们则在空白卡片上写下另外一些奇怪的符号,然后将卡片送出去。为了做出回应,职员们人手一本大书,里面用英文写满类似于这样的指示:“当你看到一张卡片上有一道横线,紧跟着一张卡片上有两道竖线,则在空白卡片上画一个三角形,并交给你右边的同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句话对符号的意思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