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小姑娘“星期三”(第4/5页)
两周前,那些幸存的星系内货运飞船最后一次回到母港,重新挂上渡运燃料箱,准备做最后一次飞行。所有的人都在这一座空间站上挤作一团。莫斯科毁灭后形成的气体红巨星充满阴沉的杀意,体积已达木星的八倍,而这三万人正在红巨星的黄道上飘行。他们不缺燃料,老纽芬兰四号站本来就在做出售燃料的生意——在大转轮轴心后面几公里处,飘浮着一座燃料罐存放场,里面存有六百兆吨精炼甲烷冰。另外,他们距七角星系与各核心星球之间的常规贸易路线非常近,可以随时做一些过路生意,并一直为莫斯科充当该地区的跃迁交叉站。他们仍然能从生意中赚钱,而且可以自给自足,即便在灾难发生之前也是如此。但他们不能留在这儿,“钢铁朝阳”正在逼近。客运飞船“西科斯基梦幻”号已经与空间站轴心对接完毕,接走各位要人以及总督和他的随员。在它身后悬停着两艘来自新德累斯顿的货船,被打发到这儿来做出某种意在和解的象征性姿态。那两个玩意儿看上去就像怀孕的产婆蟾蜍,背部隆起的货架上悬挂着大量难民吊舱。就在那些三等统舱里,数万名乘客正准备开始为期三周、历时四十光年的旅程,前往七角星系重新安家。
就连七角星系也很靠近大爆炸的震荡波锋,令人心神不安,但作为重新安置难民的中心,那里是现成的最佳地点。他们有足够的财力为每个人提供安身之所并提供技能培训,而管理有方的政体也对移民持积极的欢迎态度。这很可能是一个机会,让人们能够忘却过去发生的惨剧,放眼展望未来,一改往日的阴郁心情,因为自从三年半之前“零时事件”的消息传来以后,空间站就一直被笼罩在绝望和悲痛的愁云惨雾之下——从那以后,自杀事件频频发生,而且不止一次几乎爆发动乱——对每个生者来讲,空间站都像是成千幽灵的出没之地,那个地方可不适于抚养教育孩子。
爸爸、妈妈和杰里米两天前动身登上了“长征”号,尽管表面上神色呆滞,但内心充满乐观,也没忘记把“星期三”带在身边。他们的家门也横遭不幸,全家福照片上出现了一个个空缺。简堂姐、马克叔叔、爷爷和奶奶没能赶来,至少他们的肉身没有来,因为他们已经化为齑粉,被大爆炸的罡风烧成了灰烬,而那道致命的宏波将在四天后席卷老纽芬兰四号空间站。烦人的管理员领着“星期三”和她的家人穿过甲板、走廊和一个个住舱分区,来到他们的舱室。他们拥有一组家庭套间:四只单人睡眠吊舱和一间两米乘三米、带充气家具的起居室,这就是四口人在旅途中的家。他们将在玫瑰甲板上的小吃店用餐,在郁金香甲板上的公用卫生间洗澡,同时庆幸一家人都安然无恙——不像米卡和她丈夫以及他们的朋友和邻居,那些倒霉的人好不容易盼来五年中首次为期一个月的休假,便结伴回到了家园星球,结果正好赶上大灾难发生。
没过几个小时,“星期三”就已经觉得无聊了。她养的花草都已死掉,神经花园也被关闭并冷藏起来,而他们接到命令,在飞船出港前要一直待在自己的统舱里,只能听听娱乐网络上那些毫无意义的胡言乱语,看看飞船上随行媒体智囊团那副像是接受过脑叶切除术的痴呆尊容。某个来自新德累斯顿的少壮派天才人物——他那颗星球的社会体系比莫斯科更推崇系统化的集群管制——断定未成年人不宜接触交互式恐怖游戏和惊悚小说,于是便强行将电脑数据库中的有关部分划为父母监控内容。“星期三”的朋友们——那些她认为算得上是朋友的人——大多数都在其他飞船上。就连赫曼也告诉她,当飞船完成第一次跃迁之后,他就无法再同她交谈了。如果他们的舱室里有低温睡眠箱,说不定还能让人更开心一点,但那种空间站里才会有的设备根本不可能在飞船上大量使用,每次同时工作的数量绝对超不过一两百台。所以“星期三”知道,下个星期她肯定会因百无聊赖而备受折磨。
现在唯一的慰藉便是,有个全新的世界——这艘星际飞船——等待她去探索。自打八岁之后,“星期三”便再也没有登上过飞船,而此时她急于把自己学过的知识付诸实践,那种心痒难当的渴望让她无法抗拒。另外,赫曼也曾说过,他知道这艘飞船的结构布局,而且还可以让她看看。这是一艘新式的拜克豪尔系列重型货船,由勃艮第星球的专业厂家制造,带有生命保障系统的上部构造是新德累斯顿“图尔恩·塔克西斯私营公司”的产品。其实,这玩意儿只是一架没有多大价值的运输舰,装有核聚变火箭发动机和逆向转轮,根本没有动量传递装置或重力发生器之类精密复杂的设备。它的跃迁模块系统是一套莫名其妙的密封组件,应该是从另外某个有能力生产这类东西的星球买来的,因为德累斯顿和莫斯科都不具备必要的基础技术水平,无法完成裸奇点的抛掷操作。但赫曼熟悉这艘飞船的内部结构,而“星期三”又无聊得要命,所以现在显然应该去做一番探索了,而且当她向赫曼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还提出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建议,告诉她该去哪里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