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08优秀学员(第4/7页)

“你以为我们不清楚你的阅读速度吗?”

“当然,一边读还在一边想,脑子里总得做些思考吧。”

“很好啊,那你都想了些啥呢?”

“正像你刚才提到的,怎样把那些策略运用到太空战中去。”开动脑筋,赶快想,再多些时间就好了。怎样才能把沃邦与太空战拉扯到一块儿?

“我在等你的回答呢。”迪马克说,“让我们来听听你昨天用两个小时得出了些什么样的高见。”

“呃,当然,在太空中不可能建立防御工事。”豆子说,“传统意义上说,是这样的。不过有些事仍然值得尝试。比如沃邦的袖珍堡垒,建立在主防御工事外围的机动工事。你可以尝试扩大防御的外线,用小股机动力量拦截来袭飞船。还可以布置屏障、雷区、浮游物障碍区。疾速行进的飞船撞到浮游物时,会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被撞破外壳。这是我读沃邦的书时最先想到的一些问题。”

迪马克点点头,没有插话。

豆子反倒越说越来劲了,“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和沃邦面临的情况不同。我们要防卫的对象只有一个——地球。在空间作战,敌人的主攻方向不受限制。他能够从任何方向发动突袭。因此我们遇到一个棘手的防御难题:立体防御。防御线推进得越远,防御面就越大,受人力和物力限制,很快就会出现人员和工事在配置上的矛盾。如果敌人不经由黄道面[7]发起进攻,那在木星、土星或海王星上建立基地有什么用处呢?他可以绕过我们所有的防御工事。二战中尼米兹[8]和麦克阿瑟[9]曾使用纵深的岛屿防御体系对付日本人,不过那是二维平面的防御战术。而我们与敌人是在三维空间中交火,所以纵深防御战术没有实用价值。我们能采用的最有效的防御手段只有一条:尽早发现对手的行踪,主动出击,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来犯之敌。”

迪马克缓缓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吐出几个字:“继续说。”

继续说?这还不够用来解释阅读沃邦所花的两个小时吗?“呃,但是,灾难几乎无法避免,因为敌人可以分散进攻。就算我们截住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攻击编队,敌人仍然可以用剩下的百分之一给地球带来可怕的毁坏。众所周知,第一次与虫族交战时,一艘坠落地球的飞船给我们造成了多大灾害。那还只是一艘。设想有朝一日十艘飞船撞上地球——如果它们觉得不够,还可以在一天内派出更多的飞船!——它们就可以消灭我们所有主要的人口聚居区域。我们可是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啦。”

“这就是你读沃邦时的心得体会了。”迪马克说。

总算完啦。说这么多应该能让他感到满足了。豆子松了口气说:“通过研究沃邦的军事思想,我发现需要我们着手解决的防御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那么,”迪马克说,“你有什么解决的好办法呢?”

好办法?你迪马克把我豆子看成什么人啦?我现在关心的是如何应付战斗学校的环境,而不是怎样去拯救世界!“我不认为有什么好办法。”豆子迟疑了片刻说。不过,他实际上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忍不住随口接着说起来,“也许根本用不着防御地球。事实上,敌人和我们一样脆弱,易于攻击,除非它们拥有某种我们不知道的防御部署,比如能把整个行星都包起来的隐形盾牌之类。所以唯一的策略是不顾一切地发动一次全力进攻,把我们的舰队送到它们的本土母星去,摧毁母星。”

“可是,假如敌我双方两支舰队彼此错过了,就像过去的军队夜间行军时错过敌人一样,那会出现什么结果?互相摧毁对方的星球,人类与虫族全都只剩下舰队里那一点活人?”

“不会的。”豆子说,脑子飞快地运转着,“如果我们能在第二次虫族战争结束后立即派出舰队就不会。在马泽·雷汉对它们实施沉重打击之后,失败的消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传回它们的母星。所以,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建立一支舰队,立即出发,前往它们的母星。上一次失败的消息刚刚传到,我们毁灭性的反击便接踵而至。”

迪马克眯起眼睛:“你倒是提醒了我们注意这个问题。”

“嗯,我明白了。”豆子渐渐意识到自己对每件事的判断都正确无误,“我们的攻击舰队一定早已出发。早在这个空间站里的人出生之前,舰队就被发射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