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沉没 2(第5/7页)

“能看见画面吗? D—1……” P—8呼叫道,“画面里的,是岛屿吗?”

“笨蛋!”中田吼叫道,“那里不是仁德天皇陵吗?……”

在城市街地上延伸着的高速公路,路面坍塌,多处倾斜。汽车燃烧过的痕迹零星地残留着,看来是公共汽车与卡车撞成了一团。画面上一闪而过的红色物体,大概是乘客流出的鲜血吧?!因为那场地震,救护车也许来不了吧。高速公路要是再陷落几处的话,就会变成被堵住的“密室”了。那些受伤的人,究竟是如何处理的?他们也许还在某个地方,带着对临近死亡的恐惧而在痛苦地呻吟吧?

“伊丹控制塔传来消息……” P—8说,“地震发生后,大阪市内地面下降了三米……下降目前还在持续。据说地震两个小时后,会再下降一米半。关西国际机场已不能使用。伊丹机场B跑道,早先发生凸起的部分出现裂口,A跑道也出现裂口和下沉,目前正进行紧急维修……只有B跑道的二千八百米左右,似乎可以很快投入使用,能飞的飞机现在只有两架……”

“我是D—1……把镜头换成广角。”中田说。

画面被切换,在P—8的斜面前下方伸出的电视摄像机镜头中,大阪的市街迎面而来。P—8从堺市转入内陆,准备沿着通向大阪机场的普通着陆线飞行。

俯瞰下去,因六级的强烈地震而倒塌毁坏得惨不忍睹的市街,在眼前延伸。在南海、近铁两条铁道线上,脱轨翻倒的列车仍然躺在那里。大阪南部,遍地是倒塌的房屋,屋顶就像脚被折断了似的趴在那里。在市街中心部,有几股黑烟还在往上冒。而在东南部,警车、救护车、消防车、公共汽车、卡车、抢险车和吊车等,在宽阔的环形道路上川流不息。

然而,进入临近市街的中心部,画面上出现了更加凄惨的情景。

大阪市街中靠近海边而低于平均海面的比花区、港区和大正区,几乎全部被水淹没了。似乎是由于海啸的冲击,让大阪湾海底的淤泥涌了上来。墨汁一样浑浊不堪的污水不仅充溢在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还形成旋涡往内陆流去。位于安治川、木津川、新淀川等河岸的工厂群落、石油罐和筒仓,受到地震和海啸的直接冲击,有的被破坏殆尽,有的倾覆翻倒。好不容易留下来的东西,也被眼前的浊流冲得横七竖八。巨大的浮动船坞,载着正在修理的船只,似乎是搁浅在了弁天码头上。弁天码头本身,除了货场的一部分外,也全部泡在了水中。在乱糟糟的街上,露出红色底部的大型船只,也翻倒在其中。从大型船只流出来的黑色原油,在一部分海面和市街里,冒着红色的火焰熊熊燃烧着。

在沿岸地带的福岛、浪速、西成等区,海水一直淹到建筑物的三楼至四楼。市内高速公路,许多地方出现了横梁垮塌、倾斜的惨状。在中之岛附近,高架桥墩被冲得向一侧倾倒,无力地垂落在浑浊的水面上。中之岛全部被水吞没,只能零星看见树木和建筑物的顶部。桥梁很多地方都塌落了,看上去还在航道上行进的平底货船,也被冲进了中之岛大楼的三楼里。

一瞬间,大阪市又恢复了“水都”的风貌。黑色的水流,冲击着以大阪城和宫厅街为中心的上町台地的边缘。黑色流水卷着旋涡,往都岛、城东、东成、大东市和守口市方向的内河平原,不断地流去。从南边的大和川逆流而上的浑流,和冲破北边的淀川河堤的一部分水流,已经涌到了生驹丘陵的山麓。

由于海啸和地震,以及随之发生的包括地裂在内的大范围地壳下沉,使这座拥有三百万市内人口、行政管辖七百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大阪市,似乎突然一下又恢复了远古的风貌。

三千年前的大阪,仅仅只是从南方天王寺往北延伸的上町台地。它延伸入海中,大阪湾的水流直接冲击着台地的边缘。从大和盆地向西流去。如今在堺市的北边注入大阪湾的大和川,在丰臣秀吉还没为修筑大阪城而把河道改成现在这个样子时,是由生驹丘陵和上町台地之间的内河平原,沿西北方向朝着淀川河口流去的,泛滥时也曾流进过堺市一带。淀川在内河平原形成很多的河床湖,涨潮时,海水从北边大量地往内河平原南部渗透。在生驹山麓,既有海洋性的贝冢,又有神武皇帝东征的传说,看来,过去坐船沿淀川逆流而上到生驹山麓,曾经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