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沉没的国度 11(第5/6页)
在特别委员会连续数日,每天安排八次会议的稠密日程中,恩比委员长抽空会见了赞比亚代表团的克托瓦参赞。两人曾经因商议坦赞铁路建设问题有过会晤,为了非洲统一运动也经常交换意见。
“看样子,事态会变得比较麻烦……”克托瓦参赞在联合国大楼休息厅的一角,环视了一下四周后,皱着浓眉这样说,“有情报说, 南非已向纳米比亚派驻了为数相当多的秘密部队,尽管还未得到证实……”
“是设想方案泄露了吗?”恩比委员长闭紧厚厚的嘴唇,将脸凑过来。
“不可能。因为纳米比亚理事会,现在甚至还未进入事前准备工作阶段……应该说,是南非政府在由联合国大会决议成立特别对策委时,预料到了这种可能性吧。”
在德国占领时,曾被称为“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南部,其北边与葡萄牙占领下的安哥拉,东边与赞比亚和博茨瓦纳,南边与南非共和国分别相邻接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0年经国际联盟同意,“西南非洲”成为南非共和国的托管领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非洲殖民地独立解放运动中,扩大到此地区的南非种族歧视政策受到指责,加之埃塞俄比亚和利比亚又提出了控诉,联合国大会决定1968年西南非洲独立。但是,南非对此强烈反对。1968年,联合国设立了解决此问题的理事会,并将其作为联合国大会的下属机构。从此时起,这一被称为“西南非洲”的区域便更名为纳米比亚。虽然在联合国大会上,决定了理事会由赞比亚、智利、印度尼西亚和南斯拉夫等十一国组成,取消南非的统治权而由联合国直接管辖。但是,南非却反对此决议,不承认联合国的管辖,并采取缩小本地区的自治权等手段,反而加强了对它的支配。尽管海牙国际法庭在1971年6月,判决南非不从纳米比亚撤退是违法行为,但南非的军队依然为了既得权益而继续留在纳米比亚领土上。
可是,另一方面,联合国已按照决议,由纳米比亚理事会任命了高级专员,由此导致了双重统治局面的出现。
曾为南部非洲民族主义运动的一大据点,甚至狂热到为南边的罗得西亚黑人游击队提供基地的赞比亚,与邻国的坦桑尼亚—起秘密研究着这样一个计划——即依照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将大量的日本难民在“有护卫护送”的情况下,迁移到名义上为“联合国直辖地”的纳米比亚。想一想坦赞铁路是在中国的援助下建成这一点便能知道,在东部非洲,虽然排斥被叫做“亚洲人”的印度、巴基斯坦系的居民,但对远东人种的亲近感却比较强。往纳米比亚大量迁入技术力量较强的日本难民,既为人道主义之举,也可说是一箭双雕甚至三雕的办法……
“如果南非开始那种行动的话,这个问题还是早点在你们的理事会提出来比较好……”恩比委员长边站起来边说,“在这边的委员会,我们也马上着手准备提出议题。总之,关于这一点,应该和秘书长商量一下……”
这时,休息厅里突然嘈杂起来,人们吵吵嚷嚷地开始向出口处移动。
恩比问路过的职员:“发生了什么事吗?”
那个职员稍微停了一下脚步回头说:“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点钟开始实况转播,好像是实况播放日本西部发生的地壳变动。听说尔多•霍金斯去了当地,规模好像非同一般。”
职员说完,便匆匆离去了。
“去看看吗?”
克托瓦参赞朝大家去的方向走了一两步。
“等一下,”恩比委员长用宽大的手掌,用力地抓住参赞的手腕,“你看那边……”
在委员长悄悄用眼神示意的休息厅的一角,静静地站着一位身材矮小、头发斑白的东洋绅士。他完全不理会像退潮般往出口处涌去的人流,而是转头望着从窗子能看见的、像鲜血一样红得刺眼的纽约的落日。他那瘦削的肩头,仿佛被什么击中了似的下垂着,在他们两人站立的地方,就能看见他手上的眼镜腿在微微地抖动。老绅士拿出手绢,轻轻地擦着在夕阳映照下刻满深深皱纹的面颊和眼窝。
恩比委员长用美国人特有的浑厚声音低沉地说:“他是作为特别成员进入特别委的,来自日本的野崎先生……站在他的角度想想看,现在,他的祖国就要沉没了。国土……他的祖先们代代居住、祖先们的灵魂安眠的日本的山、水、森林、草原等,连同家禽、鸟兽们一起,就要从地球上消亡了。家园、村落、东京、先祖的坟墓……还有连猴子与河马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