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沉没的国度 5(第5/7页)
“那位老人还在箱根吗?” 小野寺突然皱紧眉头问,“不知那份报告送到了没有?富士火山带正从南边……”
“哎呀!我差点忘了。”中田突然很吃惊地望着小野寺,“大约一小时前,这份报纸就转到我这里了,你还没看到吧?”
中田打开抽屉,取出一张折成四叠的报纸,递给了小野寺。小野寺接过报纸,翻开一看,三行广告栏的边上,用红笔勾画了出来。大号字刊登出的《寻人广告》跳入小野寺的视野。
小野寺俊夫:
母逝世,速归。
兄
那一瞬间,小野寺并没有感觉受到多大的打击,只是觉得有些发愣,好像在脑子里的某个地方还有另外一个自己,他对发愣的那个自己感到很诧异。
“你母亲……今年高寿?”中田盯着自己放在写字台上的双手,关切地问,“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吧?”
“六十八,不,已经六十九了……” 小野寺声音很低沉地回答,“父亲去世后,她很明显地衰老了……一定是心脏出了问题。”
“快回家看看。”幸长说,“你老家在关西吧?羽田机场已经通航了……”
“唉,到处都爆满,飞机票很难搞到手。”中田拿起电话,说,“自卫队的运输机每天都要从厚木飞往伊丹,你就溜上去吧……”
“听说富士一带已经发出了警报。”邦枝面色苍白地说,“据说大泽坍塌处喷出的水蒸气在加剧,宝口火山正下方也开始喷气了。除了特别人员外,山顶观测所的人员已经全部撤离了。”
“这儿,不能看到火山喷发吧?”老人好奇地笑了,“如果是箱根的驹岳一带有火山喷发的话,就能看得见了。”
“我们在这儿一直准备了三辆汽车待命。这是首相的死命令。怎么样,请您早点回东京吧?如果万一发生了什么……”
“不要紧,我还不想死呢。”老人说,“我知道。两三天内没问题,而且,今晚那件事也应该有个结果。”
“工作有进展吗?” 邦枝有点焦急地询问,“他们白天就是散步之类的,好像很悠闲……”
“你别看他们白天那个样子,那是在思考呢。”老人用锐利的目光看着邦枝,说,“他们倒是很操心那件事哩。三天来,他们连眼睛都没有闭一下。前些日子,他们好在白天能睡上一觉,可是,现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也不知道他们的身体能不能支撑得住……”
老人所说的那些人,指的是学者福原教授主持的小组。福原教授来自京都,他一直住在这幢别墅里。还有另外两人,好像是福原教授邀请来的。其中一人,脸色白净,面无表情,看不出究竟是多大年纪。他平时穿一身和服,像是一个僧侣。另一个人,上了年纪,已经满头银发。此外,还有从总部派来的三个人,他们主要是帮助做记录、传送资料,与总部进行联络,一直同小组一起工作。有时,百忙之中的首相也会突然造访,同他们谈论个通宵。那时,邦枝也在隔壁的房间陪同。邦枝利用送茶点打开隔扇门的机会,偷偷往里瞧,只看见包括老人在内的五个人喝着茶,议论着庭院的名花异草,谈论着品茗茶具,悠闲自在地闲聊着。有一次,有谁讲他到在国外所遇到的尴尬事,首相和老人都大声笑了起来。
邦枝曾多次怀疑,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些人是在思考有关日本和日本人“未来”的大事。
老人坐在轮椅上,透过玻璃门向庭院眺望。身着酒红色结城绸衣的姑娘出现在楼廊尽头,她穿过走廊来到老人的身旁,跪下,把嘴贴在老人的耳边,轻轻说了几句什么。老人微微点头,于是,姑娘绕到老人身后推着轮椅向楼廊走去。
“你也来一下……”老人回过头招呼邦枝。
转过走廊的拐角,能看见树木半掩着的另一幢房屋。过了回廊,再往里走,隔着一个四张半席子大小的候客室,里面有一个十叠大小的房间,旁边还有一个八叠的房间,隔扇门没有关严,留了一道缝。
虽说是严冬2月末,隔扇门和玻璃门却敞开着,放眼望去,芦湖的风光尽收眼底。屋子中间摆了一张根来漆[47]桌子,桌子上散乱摆着许多纸片。旁边是漆有泥金画的砚台盒,砚台盒的盖子斜开着,里面端放着一个青黑色、呈蜿蜒状、质地厚重的龙尾砚——是歙砚啊!邦枝瞪大眼睛,心里惊叫道。很早之前,他在墨砚展览会上曾见到过。龙尾砚的一端,墨汁已干,浮现出一颗美丽的金星来。墨块上的竹叶,用金粉点缀着,像是中国清墨,实际上却是日本墨。那支粗粗的毛笔,好像刚蘸满墨,搁在砚台盒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