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声东击西(第2/3页)
奈何他开口的速度却赶不上杨烨投暗器的速度,土遁还没使出,一块四四方方的金砖就迅雷不及掩耳的投掷过来了。
“啪”!这一下正中头部脑门,道人只觉顶上一阵发热,两行鲜血淌将下来,将他的眼睛都给遮住,随后就眼前一黑。
金砖投掷效果眩晕触发。
待道人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被四马倒提的捆绑于树上,旁边是三个不怀好意的男女,尤其是当中那个曾变出过乌龟壳的女子眼中杀气最盛。
此时,她换了一身奇怪的白色连体长袍,手中拿着一把闪着蓝幽幽光芒的小片刀,神情很像街市上正要宰杀猪羊的屠户。
道人长叹一声,念叨道:“只可惜李助救不来主公,今日要死在这里。”
杨烨亲耳听到“李助”二字,不由大吃了一惊,不过当他想起道人使用过金剑之时,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杨烨走将上去,对着道人唱喏道:
“兀那道人,你可认识淮西楚王麾下的军师金剑先生李助?”
道人沉声道:“只我便是淮西军师李助。”
杨烨见果然验证了自己的猜测,就让竹潇雨柔速将李助解开束缚,整理好装束后再来说话。
李助先行发问:“三位,何故不杀贫道,此意如何?”
杨烨笑道:“在下延安府呼延绰,久闻金剑先生大名,早有拜望之意。今日还请先生宽恕我等兄弟行事鲁莽,冲撞了大驾。”
这李助久走江湖,却是一个豁达之人,他见杨烨如此态度诚恳、盛情恭敬,立刻就将厮打时的那番怨气给尽数消除了。
待众人互相引荐道歉,重新见礼完毕,杨烨方才问李助:“先生身系楚国重职,正是那王庆大王的栋梁柱石,如何会来了此处剪径?”
李助一声叹息,说出一番话来,却引得杨烨等三人是大惊失色、目瞪口呆,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结水浒传的世界居然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已经完全脱离原著的发展。
朝廷早就放出风声,以太尉高俅与枢密童贯为首,要聚集大军二十万去征伐水泊梁山,一时之间,天下轰动,四大寇皆惊,梁山总头领宋江是厉兵秣马,准备与朝廷决战。
剩下三家大寇,如淮西王庆之流不免弹冠相庆,认为朝廷此时忙于对付梁山,必不会过多的关注他们的人马。
结果还没等二十万大军云集东京阅兵后出征梁山,由枢密童贯调教多年的一支西军精锐已经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悄悄抵达了宛城郊外。
这支西军精锐以枢密童贯为帅,用东京城中隐士闻焕章为军师,并派遣太尉高俅的族弟高封为副军师。
同时高俅又调集了十镇节度使作为童贯的将佐,这十个人都曾是绿林剧盗,后受了招安,多曾与国家建功,或征鬼方,或伐西夏,皆是武艺精熟、智勇双全的良将。那十路大将是:
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
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
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
颖州汝南节度使梅展
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
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
云中门节度使韩存保
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
琅琊彭城节度使项元镇
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
却说这媪相童贯声东击西,明讨宋江,暗伐王庆。他既有智谋之士、虎狼之将为辅弼,又有百战精兵为羽翼,此一番用兵可谓占尽天时人和。
而楚王王庆虽有草莽枭气,但却没有雄主格局,其用人驭士之术十分肤浅。
他并不重用李助、縻貹、杜壆、纪山五虎等智谋勇猛之士,却对段二、段五等无能之辈厚遇有加,一应守城的重要职务,都是任人唯亲。
因此,楚军尽管占据地利,照旧发挥不出主场优势。
童贯大军气势如虹,先夺宛城,再破山南,一路上势如破竹,擒拿贼中智计之士刘智伯刘敏,又斩杀了伪国舅段二。
不过接下来,宋军就要吃了迎头一棒。因为守护荆南的是金剑先生李助之子李懹。他家学嫡传,剑术出色,智勇双全,在用兵上亦有心得。
李懹更有纪山上驻扎的五千骑兵辅助作战。这支队伍乃是楚军中最能征惯战的,威震淮西,所向无敌。
纪山军领军的有五员悍将,都被王庆封为“虎威将军”,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在江湖上被合称为“纪山五虎”,五员大将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