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八强(第3/7页)
这批老兵混到现在已经够本了,他们不像年轻人处处传递着饥饿感。换而言之,这次欧冠阵痛对米兰着手更新换代看起来更有利。
必须向老兵致敬,但当脚步已跟不上经验时,只有达芬奇才能告诉你:这将是米兰圣玛丽亚教堂的经典重现《最后的晚餐》,老兵们最后的欧冠。
巴雷西时代的遗产,马尔蒂尼也该歇歇了。
客战AC米兰之前,温格时常提起一场比赛:“我们在圣西罗5:1赢过国际米兰,这是一个心理上的振奋,当时我们处在绝境中,必须打出大比分,我们做到了,这一次我们的精神再一次高度集中,信心十足。”
2003年11月,阿森纳客场5:1横扫国米,亨利独中两元大放光彩。和当年一样,这一次做客圣西罗前,名宿以及舆论看好AC米兰的更多一些,里皮等人纷纷表态,米兰和国米不同,他们在欧洲赛场总像换了一支球队。
圣西罗再战,94分钟终局,阿森纳带着2:0的结果笑着离开。技术统计中,米兰的射门还比枪手多一次,角球等数据也是主队占优,但这其实并不能反映出场上的实际局面,若比较创造出的机会,阿森纳真可能重演当年的那个5:1。
法布雷加斯的远射破门,并非绝对的机会,但米兰赛后决不会抱怨输的偶然,因为阿森纳此前有太多的机会打破僵局。
第28分钟,阿德巴约的射门被卡拉奇托出横梁,吹向了枪手反攻的号角。
第34分钟,小法的劲射击中横梁。
第47分钟,森德罗斯小禁区线前挡射,运气欠佳踢到门将怀里。
第51分钟,皮尔洛失误,阿德巴约分球,埃布一对一的劲射击中边网。
第74分钟,沃尔科特右路杀入空档,但一对一情况下选择了传中而不是直接射门。
相比之下,AC米兰的机会寥寥,而且基本来自定位球,运动战中他们全面被动。
双方的射门统计,掩盖了机会对比的真相,AC米兰的射门多为撕扯不开防线后的仓促起脚、远射较多,而阿森纳传接配合打出的机会要多得多。
赛后英国通讯社赛标题称:“米兰的时代被阿森纳终结”。
在控球、跑动、身体对抗以及一对一拼脚下上,阿森纳占据了全面上风,年轻在此刻成了他们最大的法宝,大部分情况下,我的速度比你快、爆发力比你好、体能有优势、身体对抗占上风,技术上的发挥自然也更淋漓尽致。米兰人多数时间在被牵着鼻子走,进入下半时后被拖垮并不令人意外。
首战阿德巴约顶空门不入,主场“放生”米兰,但温格却显得信心十足,通过第一回合比赛,他似乎已经摸到了AC米兰的底。
“第一回合我们完全统治着比赛,这让我们充满了信心。”温格显得非常得意。
两个90分钟下来,无论在主场还是客场,阿森纳确实全面压制住了AC米兰,压着前欧洲卫冕冠军踢了180分钟,枪手在比赛内容以及实力上展现出的优势,其实远远超过总分2:0这个“表象”。
和当年5:1时相比,阿森纳本场的一点“美中不足”是对机会的把握。
2003年那场球,枪手的场面优势其实不大,上半时和对手僵持,下半时领先后反击犀利,几乎每击必中,亨利、皮雷的进球,都是反击态势下把握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如果今天的枪手面对机会更冷静一下,重演当年的大捷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从球队的整体能力看,温格却有理由感到更加欣喜,和当年相比,现在的阿森纳少了亨利那样个人单干能力突出的巨星级人物,但围绕法布雷加斯建立起了一整套进攻体系,靠一脚脚的传球建立优势、拖垮并瓦解对手,如果说当年的5:1,更多是亨利等个人能力的体现,今天这场2:0,则是整体上的居高临下,甚至是更高一个层面上的胜利。
在这场定位为意甲与英超最高水准的巅峰较量中,米兰的最后一丝剩余价值榨到尽头。比赛最后时刻马尔蒂尼在与沃尔科特的个人比拼中倒下,导致沃尔科特底线横交阿德巴约轻松推入空门,彻底敲响米兰丧钟的那一幕,代表着两位球星、两支球队、两个联赛在世界足球潮流中的势头与地位。
对于这场赌博的输家来说,尽管过去五年他们这类赌法已经赢得够多,但既然上了赌桌,终有输光筹码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