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欧冠(1)(第5/7页)

“现在我们在庆祝,利物浦在哭泣,而两年前恰恰相反。”

加图索在赛后兴奋的表示,两年,AC米兰和利物浦诠释了一个诡异的轮回,没有人能永远得到上天的眷顾,胜利者并不是做得最好的球队,这样的事情在足球场上不占多数,但却时有发生。

对待本场比赛,在赛后,安切洛蒂自然也评价了球员的表现,只是他第一个提到的人,让人们都觉得有些意外。

安布罗西尼!

一个红黑军团的忠魂,一个在场上有些默默无闻的球员,不过安切洛蒂却对安布罗西尼在今天这场比赛的表现推崇备至。

“安布罗西尼的加入能给球队带来什么?”

在比赛开始一周前,安切洛蒂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就曾被问及这个问题。

当时米兰主帅给出了细致的解释:“马西莫能让球队更加强壮,更有斗争,在比赛中有了更多的空中球,他的出场给西多夫和卡卡的帮助很大。因为安布罗西尼,他们在场上的行动能够更加自由,现在他们不必先以前那样频繁的回撤。”

在雅典奥林匹克,人们看到了一个钢铁般的安布罗西尼,看到了他为AC米兰带来的所有优点。

从防守的角度上说,安布罗西尼的出现,扼杀了利物浦再度创造奇迹的可能,他将米兰仅有的几处缺陷填补完善。

与两年前的决赛相比,卡卡的成熟与因扎吉的老辣可与舍甫琴科、克雷斯波的组合相媲美,米兰最关键的改变在于中后场稳定。

后腰软弱、防空不力是米兰长期存在的两个重要缺陷,需要一个身材高大的强硬型工兵保驾护航,在对抗身体优势明显的球队时更不可或缺,米兰阵中唯一满足要求的只有安布罗西尼。与利物浦缠斗90分钟,安布罗西尼将自己的长处完全发挥出来。

在防守方面,安布罗西尼成为米兰防空的第一堡垒。利物浦从开场即贯彻冲吊思路,发起进攻的方式,往往是长传找杰拉德和库伊特,由二者头球过渡到边路,这套战术没有起到太大效果。

可是由于安布罗西尼争顶的干扰,库伊特等人的头球优势并不明显,利物浦虽长人如林,禁区内的空中有效轰炸却不多,除了阿格下半时在角球中头球攻门偏出,其余时刻没有复制拜仁客场对米兰时的空袭成功。

但利物浦的地面攻势同样凌厉,难以打入禁区内,外围也有数名远射高手伺机而动。利物浦总共17脚射门大部分为远射,不要忘了,两年前斯米切尔曾利用远射得手。

这一次利物浦球员的脚风没那么顺,杰拉德、阿隆索、里瑟、克劳奇都有质量较高的射门,但均未真正威胁到米兰球门。

安布罗西尼在中路的位置感和覆盖面积起到很好效果,特别是第五十三分钟,马尔蒂尼出现失误,彭南特左脚正准备发力抽射,安布罗西尼一个凶猛的滑铲将球正面阻截。

半决赛对曼联的比赛中,球迷们也能经常看到安布罗西尼在弧顶一带“扫荡”,无论是否封住皮球,他对远射球员的干扰相当有效。

在与阿隆索的几次正面对话中,安布罗西尼不处下风,米兰后防虽数次失误,安布罗西尼却始终保持稳健,一次次回防化解险情。

他的存在大大减轻了加图索的压力,中路两名后腰的联手协防,使杰拉德难以像两年前那样从中路突破赢得点球。

利物浦的头球、远射和杰拉德后插上这三大法宝都打了折扣,功劳当然不能都算到安布罗西尼头上,但米兰整体的防御体系,却因安布罗西尼而得到完善,即使个别环节出错,也有能力弥补。

防御体系一旦稳定,最大受益者便是皮尔洛、西多夫与卡卡几名攻击手。尤其是皮尔洛被彻底解放,得以尽情施展组织方面的才华,无需为防守消耗体力。

下半时中段皮尔洛的位置甚至处于前锋与前腰之间,在前场对利物浦进行逼抢。利物浦中场绞杀计划布置得非常周密,但米兰的进攻线仍然没有被完全掐断,安布罗西尼负担了一部分皮尔洛的任务,使皮球能顺利过渡到中前场。

身体健康的安布罗西尼从不让人失望,然而看似体魄强健的米兰副队长期以来一直伤病不断,动辄缺席半个赛季,经常徘徊于主力与替补的边界上,无法完全体现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