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直接对话(第5/7页)
在球场上,他有时独行有时配合。在更衣室里,他有时受人欢迎有时性格乖张。接受采访时,他总是语出惊人。生活中,他喜欢深居简出。他仿佛是在多重人格中变换,让人看不透他的内心。
在阿贾克斯,他总喜欢开恶意的玩笑,曾惹恼了不少队友。在尤文图斯,他曾因对教练卡佩罗不满而向其他人叫板,弄得更衣室气氛很紧张。
现在到了国际米兰,他参与了不少更衣室冲突。本赛季,国际米兰在欧冠中被瓦伦西亚淘汰之后,伊布拉西莫维奇回到更衣室后大发雷霆,认为吃到红牌的马特拉齐是球队失利的罪魁祸首,马特拉齐也不是吃素的,就与伊布吵了起来。此后,两人形同陌路,在训练时也互不理睬。
因为马特拉齐吃红牌而指责对方,看来伊布有些健忘——他刚加盟国际米兰不久就因吃红牌遭到队友的指责。本赛季的欧冠小组赛中,国际米兰对阵拜仁,伊布就因为蹬踏施魏因斯泰格,领到第二张黄牌被罚出场。场上均势就此被打破,国际米兰连失两球,输掉了比赛。
事后,克雷斯波指责伊布缺乏纪律性,没能在场上保持冷静,还暗指伊布在更衣室内也缺乏冷静,总是乱发脾气。
好在主教练曼奇尼对伊布宠信有加,很快平息了冲突。不久,伊布又在被换下场时发泄对曼奇尼的不满。队友科尔多瓦觉得伊布忘恩负义,于是站出来打抱不平,又引发了一场更衣室内的唇枪舌剑。
尽管伊布在国际米兰更衣室内引发过不少冲突,但队友们还是认可他的。此前《米兰体育报》采访国际米兰25名出场过的一线球员,让他们说出心目中国际米兰本赛季的最佳前3位。结果,伊布当选最佳中的最佳。
伊布在人际交往方面有边缘人格型的倾向,所谓边缘人格粗略地说,就是一种自我无边界感的状态,他们无法维持一种稳定的人际关系,和他人边界感淡漠。这样的人往往表现为心直口快,在他们的眼里,很难有人我界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性情中人”。如果说社会化比较好的人都有一个人格面具,以此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那么伊布则是没有龟壳的乌龟,他们会随时将自己内心的语言“汇报”给周围人听,也不会理解他人听到这些话的感受。所以当他人对他的话有反应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受到伤害,于是产生了巨大的愤怒。这样的人沸点比较低,长期积累的愤怒就像火药库,随时都可以爆炸。
本赛季的一场比赛当中,伊布首开纪录,出人意料的是,他进球后并没有庆祝,而是甩开队友,冲向国际米兰球迷所在的看台,把手指放在唇边,对球迷做了一个“闭嘴”的手势。紧接着,他还做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下流动作——将右手放到了裆部附近,他对此前国际米兰球迷对自己发出的嘘声不满,以此做为还击。
伊布“独特”的庆祝方式在赛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本就因伊布乖张的性格而对其心生不满的球迷险些与之决裂。
一个人对全场球迷,这有些像堂·吉诃德和风车大战,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反社会型人格倾向的体现。具有这样倾向的人,往往会有情绪的爆发性和行为的冲动性,对社会对他人冷酷、仇视,缺乏好感和同情心,缺乏责任感,缺乏羞愧悔改之心,不顾社会道德法律准则和一般公认的行为规范,经常发生反社会言行,不能从挫折与惩罚中吸取教训,缺乏焦虑感和罪恶感。
这样的人能从反抗一个群体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快感和英雄主义的满足,他们会将一些或者少数人对他的不公泛化为对整个群体的不满。比如,虽然有一些球迷反对他,但他却可以对整场球迷做不雅动作,他根本不会理会那些还支持他的球迷的感受,他只在乎宣泄自己的愤怒。
同贝斯特、加斯科因、坎通纳这些伟大而古怪的天才一样,媒体对伊布也是又爱又恨。他们爱极了伊布的天赋,他们也恨透了伊布的自大。
爱也好,恨也罢,不管伊布怎样不礼貌,媒体都该感谢他,因为他们总能从他嘴里挖掘出连珠妙语。
对伊布来说,媒体采访是他的另一个舞台,他的表演型人格的一面可以得到充分的体验。这样的人会非常热衷于自我表现,语不惊人死不休,通过种种惊世骇俗的语言博取关注,引得一种被注视的快感。他们的自我价值是和点击率、收视率呈正比关系的,主要特征就是夸张和花样繁多以及充满了戏剧感,包括他的杂耍般的进球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