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半决赛(第6/7页)

至于屡屡换下克洛斯,而留用只会浪费机会的波多尔斯基,也是克林斯曼让人看不懂的地方。

克洛斯对此的回答是:“可能教练觉得我的跑动出了问题。”

可实际上,德国队几次有威胁的突破基本上全是克洛斯制造,而波多尔斯基只能在一次次过人失败和丧失射门后懊恼得抓头发。

另外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克林斯曼并没有安排专人防守意大利队的皮尔洛,这导致比赛节奏基本掌握在对方手中。全场皮尔洛传球达到100次以上,说巴拉克防守不利,不如说是克林斯曼没有把准意大利的命门。

当然,克林斯曼带出了一支团结、向上的德国队,引进美国式的体能训练方法非常有效,而且还改善了后防系统,这些都是他为德国队做出的贡献。但具体到训练和临场用兵,克林斯曼的确还有继续需要学习的地方。

意大利战胜了德国,第6次打进世界杯决赛,本场比赛也成为德国国家队在多特蒙德“神奇主场”的史上首次失利,从1935年至今,威斯特法伦主场13胜1平的不败纪录被里皮的球队无情终结。

多特蒙德威斯特法伦球场是德国坐镇主场不败的三大福地之一,除了70年代球队在这里战平威尔士之外,其他的13场比赛保持全胜。这座球场上总会发生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1999年的一场欧洲杯预选赛中,齐格居然上演了帽子戏法。

如果从进球数角度衡量,没有人比得上当年两场比赛攻入6球的穆勒,但现役球员中也有成绩颇佳的,巴拉克的四粒入球超过了克林斯曼、沃勒尔和鲁梅尼格等前辈,超级替补诺伊维尔也曾在这里有三球入帐。

对手角度看,德国在多特蒙德面对的强敌并不多,1986年拥有科曼和古利特的荷兰可算一支,最关键的还是2001年附加赛最后一战4:1大胜乌克兰,奠定了前往韩日世界杯的基础。

此外2003欧洲杯预选赛一战也颇为值得玩味,沃勒尔率领德国队2:1将前辈福格茨带领的苏格兰斩落马下。

今晚一战是德国国家队在多特蒙德参加的最高规格比赛,在这巅峰对决中,德国的射手未能发威,意大利的神奇左后卫和替补老将皮耶罗改变了一切。

德国人看来,他们输掉了半决赛却没有输掉希望,这支年轻的德国队在世界杯上表现出的实力和潜质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同。

“足球皇帝”贝肯鲍尔赛后首先想到的是挽留克林斯曼,他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两年后的欧洲杯,甚至更远的南非世界杯。

主力前锋克洛斯也认为年轻的德国队充满希望,他说:“我们可以为这支球队感到骄傲,我们有很多年轻人,我认为我们有很好的未来。”

然而四年之后,德国队的世界杯前景还会像今年这么光明吗?

作为东道主,德国队在本届世界杯上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无论在哪个城市都享受着极好的主场氛围,包括比对手更加熟悉场地,球迷人数远超客队。此外他们还是世界杯球队中奔波距离最少的球队,以逸待劳,节省了不少体力。

上述都是摆在桌面上的优势,还有一些潜在好处不能不提。比如小组赛抽签时,他们未必能逃脱死亡之组,再比如裁判因素。

换句话说,所有这些东道主优势,对于四年后的德国军团都将不复存在。

都说现在的德国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仔细分析一下,至少目前这支德国队的主力阵容并不年轻。头号门将莱曼将近37岁,到了2010年他将迈过40岁门槛,卡恩比莱曼还大5个月,两位门神能否支持到2010年还是个未知数。

卡恩已经成了德国队的过去式,莱曼才值得深深惋惜,118分钟,绝杀,120分钟,锁定胜局。

莱曼的世界杯之旅在这充满戏剧性的两分钟之内停止了前进的步伐,也许再坚持几分钟,他就将又一次扮演12码游戏中的那个英雄,就如同几天前与阿根廷的比赛一样。

然而,在点球点前始终脆弱的意大利人,却在加时赛最后时刻表现出了令德国人崩溃的强悍,格罗索、皮耶罗,莱曼在他们的面前注定悲情。

对于莱曼而言,这是一场几近完美的比赛,尽管队友们的发挥尚算正常,但意大利技术层面和整体实力上的优势依然让他们反客为主赢得了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