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个时代的结束(第6/7页)

还有齐达内的老对手罗纳尔多,2002年5月5日,和拉齐奥的比赛,国际米兰只要赢球,就能夺得近14年来的第一座联赛冠军奖杯。可惜,国际米兰输了;输得很遗憾,但又很正常。被换下场的罗纳尔多,捂着双眼无声的流下了眼泪。的确,饱受伤病困扰的巴西人,第一次距离冠军奖杯如此之近,可到头来却功亏一篑。罗纳尔多的眼泪,是失望的眼泪,是悲伤的眼泪。

当然也少不了范巴斯滕,郁金香的国度从来就不缺乏天才,比如范巴斯滕。说到巴斯滕,人们或许更多想到的只是“杀手”、“剑客”、“天鹅舞者”以及1988年欧锦赛对苏联的那记匪夷所思的0度角进球。其实,巴斯滕也是人,一个平凡的人,他也会悲伤、也会流泪。1992年,当伟大的范巴斯腾的点球被同样伟大的施梅切尔扑出,荷兰德劳内金杯之梦破碎在半决赛的门前之时,英雄泣不成声,1994年,当伤痛的折磨让巴斯滕不得不告别AC米兰、告别橙衣军团、告别绿茵场时,球迷们山呼海啸般的“Basten”让荷兰人双眼噙满了泪水。

还有那位坏小子加斯科因,爱喝啤酒,并不是加斯科因唯一的受人关注的地方。作为英格兰足球史上有名的中场球员,出众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大局观,也是加斯科因深受球迷喜爱之所在。不过,这些都难以与加扎的泪水相媲美,“坏孩子”的眼泪也曾俘获了无数球迷的心。

1990意大利世界杯,英格兰人一改往昔丑陋单一的战术,在加斯科因的带领下,踢出了漂亮的艺术足球。然而,在半决赛中占据上风的英格兰队,最终还是倒在了德国人最擅长的点球之下。赛后,加斯科因不屈的泪水,感动了所有球迷甚至改变了世界对英格兰的看法。

马拉多纳,精彩绝伦的传球以及出神入化的盘带,这就是上帝赐予阿根廷人的灵感与天才。同样,马拉多纳的泪水,也是那样的永恒,那样的让人难以忘记。

90年意大利世界杯,卫冕冠军阿根廷在球王马拉多纳的率领下,一路跌跌撞撞杀进了决赛,与四年前的对手德国队再次相遇。然而,那一次上帝选择了坚强的日尔曼人,一个点球,结束了阿根廷队的世界杯之梦。赛后,马拉多纳哭了,哭得很无助。

还是马拉多纳,还是世界杯。1994年美利坚之夏,对于阿根廷足球来说,绝对是耻辱性的记忆。因为吸毒,球王马拉多纳被剥夺了比赛的资格。少了精神支柱,阿根廷队就像是孤魂野鬼。在球场外目睹阿根廷被罗马尼亚淘汰,马拉多纳掩面哭泣。电视画面是没有生命的,可正是通过电视机,人们永远地记住了马拉多纳,一个爱哭的孩子。

巴蒂斯图塔,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剽悍狂放的巴蒂是坚强的,即便是像关云长公一样刮骨疗伤,大概也不会流泪。但那一次,人们亲眼看见,巴蒂流泪了。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埋葬了无数英雄的梦想,也埋葬了老巴蒂最后一次代表阿根廷捧起世界杯的心愿。

2002年6月12日,阿根廷对战瑞典,胜者王侯败者寇。尽管贝尔萨在场边如热锅上的蚂蚁,来回丈量着中线到阿根廷替补席的距离,可随着斯文森那道精妙的弧线,阿根廷不得不踏上回家的旅途。出局了,一代球星的世界杯之梦就这样醒了。被克雷斯波替换下场的巴蒂,在场边悲伤的哭了。足球就是这样。也许,正因为有了眼泪,足球才变得更加的完美。

提到悲情人物,自然不能不提巴乔,1994年的美国玫瑰碗体育场,注定是巴乔此生最不堪回首的伤心地。在那片神秘而又奔放的土地上,意大利人有精彩的演出却也有悲戚的绝唱。神勇的巴乔,率领着意大利队从小组赛一路杀进了决赛,但是,面对罗马里奥领衔的巴西队,意大利人却再也没有能够创造神话。

在点球大战中,此前有如神助的巴乔站在塔法雷尔面前,一脚将球射向了看台。巴西人欢呼雀跃,但巴乔唯有黯然神伤,双手叉腰暗自流泪的镜头,定格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变成了记忆的永恒经典。

或许不应该把齐达内也归结到悲情人物当中,他拥有过世界杯,欧洲杯,拥有过人们所能想象的一切荣誉,但是当齐达内那落寞的背影消失在体育场尽头的时候,就算是作为对手的迪甘都忍不住眼睛酸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