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只有一个目标!(第3/4页)
1986年的世界杯外围赛第一圈,香港队在1985年2月23日主场8:0大胜文莱,首次代表香港的侠士中锋麦劲勋个人独取四球。
这些足球比赛的历史,记录了香港队曾经的辉煌,但自90年代以来,香港足球步入黄昏时期,想要振兴却十分无力。
九十年代之初,港队虽退居亚洲二三线,但在大赛中仍偶有佳作,如1998年世界杯外围赛首圈赛事,主场以三比二反胜东南亚劲旅泰国,同样在主场力战之下两球仅败于亚洲之虎韩国,皆为港队拼搏之作。
可是同一赛事中发生打假波事件,正值当打年龄的前锋韦君龙、门将陆嘉荣、后卫陈志强、翼锋陈子江等人涉及操控球赛被判入狱,对香港足运更是雪上加霜。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香港队自此需要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国际赛事。九十年代末期,港队表现持续不济,亚运足球外围赛中两场比赛共净吞十一蛋出局。
2002年世界杯外围赛首圈,足总聘请荷兰教练利沙云冀盼港队能创佳绩,亦频繁邀请外队到访作练习赛,最终因球员难以适应教练作风以及足总未有长远计划,虎头蛇尾地以差劣成绩作结。
之后香港足球几乎一蹶不振,他们的名气还比不上香港影视明星体育协会的“香港明星足球队”,结果到提到香港足球,人们不觉就会想到那支由一群影视明星组成的足球队,至于真正的香港队,知道的人就很少很少了。
香港足球很清楚的一个现实就是,他们已经快要没落到了业余水平。
对此万胜倒是有心理准备。
他其实也没期待香港队有多强,就只是带队来参加亚洲杯而已,具体队中有没有明星球员,他根本就不在乎。
带领香港队,能让他增长国际比赛的经验。
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来执教香港队,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具有“商业性质”的,他不是为了单单成为香港主帅而执教,这也是和香港方面合同的一种“足球秀”,同时,也是泰戈尔万集团在香港扩展人脉的一种手段。
万胜对这些还是很清楚的。
所以参加类似的宴会还是十分重要的,在宴会上,万胜也找到了几个谈得来的人,比如前中国职业球员范直毅,范直毅退役后当过一段时间的足球教练,但并不怎么成功,他来香港是受到富商杨佳诚的邀请。
万胜很快认识了杨佳诚,因为两人在英超足球有很多共同话题。
杨佳诚早年出身香港新界屋邨,16岁时就到伦敦求学,回到香港后成为了一名发型师,有香港媒体报道称,当时杨佳诚的生活并不如意,曾遭银行及法院追债。
杨佳诚发迹后开始涉足房产,从投资半山区豪宅开始转为全职投资专家,逐渐广为人知,他的主要产业都在房市和赌市上,后来,他转手白嘉道物业获利颇丰,并2004年在澳门参股著名的希腊神话赌场。
这些发迹史,就很少人感兴趣了。
事实上,杨佳诚对英格兰足球的兴趣由来已久,并且在今年,他付出了真正的实际行动——今年1月,杨佳诚报价1.2亿英镑收购还在英冠征战的雷丁队;今年3月,他又为维冈竞技开出了5000万英镑的价码;今年4月,杨佳诚为谢周三报价3000万英镑。
可惜的是,这三笔收购均以失败告终。
现在,杨佳诚正在对英超伯明翰俱乐部展开收购,不过在三次“挫折”之后,他对这一收购并没有确定的信心,或许这也是因为他对于英超的投资环境有些不确定,所以他在这方面咨询了万胜。
万胜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建议,他只是谈到了曼城俱乐部两年的发展,“我为曼城俱乐部带来了两个联赛冠军,这两年曼城还清了7000万英镑的债务,并且有了不少的盈利。”
万胜的意思很简单,俱乐部的发展其实是和成绩直接挂钩的。
英超的足球投资环境不能说十分好,但在欧洲范围内,也相当不差了,那是个“金元的国度”,如果想要依靠在足球来盈利,或许也只能投资像是曼联这样的大型俱乐部,小俱乐部想要保证成绩并不容易,所以在投资足球俱乐部方面,想要有收益也不容易,这就要看个人的眼光了。
如果只是个人爱好,有没有盈利当然无所谓,但如果是为了赚钱,投资英超的小俱乐部,其实前景并没有那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