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914年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运动战(第2/24页)

8月20日,部队在闷热的天气下抵达了比利时的梅勒蒂日。1营驻扎在前哨,2营则负责维护当地的治安。当地人非常保守,不爱说话。有几架敌机冲我们开火却一无所获。

对隆格维周边的侦察及首次战斗准备

第二天是个休息日。一大清早,我和几个军官便向哈斯上校报告,他命令我们带领一个五人侦察组越过巴朗西和戈尔西,朝隆格维方向的科什纳靠近,侦察敌人的兵力和火力部署。这段路程有8英里,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获准乘坐马车前往前沿阵地。但在梅勒蒂日的时候,马车撞在一堆肥料上,散了架,拉车的比利时役马也跑了,我们只得步行前往那里。

一上战场上便是关乎生死,我们格外谨慎,比对待和平时期的演习要谨慎得多。我们是沿着马路边的沟渠离开的镇子。弯弯曲曲的马路穿过庄稼地,一路往巴朗西延伸,据说那里在前几天就被一小股敌人占领了。到达那里后,我们发现巴朗西并没有成为敌占区,跟着,我们离开公路,再次经过庄稼地,穿过法国边境,来到穆松树林的南边,然后往下朝戈尔西而去。科恩中尉带领的另一个侦察小分队跟在我们后头,在一个小山顶为我们作掩护。

在戈尔西通往科什纳的公路上,我们发现敌人的步兵和骑兵正往科什纳方向移动。我们迅速离开公路,以马路两边浓密的植被为掩护继续前进,终于抵达距科什纳500码的一块林地。我用望远镜观看了那里的地形,并没有发现法军的踪迹。我们几个人从一片开阔地往科什纳走的路上,发现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正安静地干着活。她用德语告诉我们,法军早在一个小时前就离开科什纳前往隆格维了,科什纳并没有驻军,也不知道老妇人的话是否可信?

我们端着上好刺刀的步枪,手指放在扳机上,穿过庄稼地和果园,死死地盯着周围的门窗,生怕被敌人伏击。不过,这里的居民很友善,由此可见老妇人没说假话。村民给我们带来了食物和饮料,但我们仍然没有放松警惕,先让他们吃了我们才敢吃。为了尽快把情报报告给总部,我们给军需官打了收据,征用了六辆自行车。有了新的交通工具,我们一路朝隆格维的方向骑了1英里,隆格维的外围阵地曾遭大规模的炮击,周围并没有发现敌军的行踪。我们的侦察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侦察小分队快速通过戈尔西,一路往巴朗西行进。一路上大家保持着相当大的距离,荷枪实弹,随时准备战斗。到了巴朗西后,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以便尽快回去报告。

回到梅勒蒂日的街上,我遇见了团长,把侦察的情况向他做了汇报。这会儿,我又累又饿,便动身前往营地,希望能休息几个小时。不过我却没有这样的运气。全营正在营地前面整装待发。汉勒还跟以往一样,做什么事情都很利索,他已经把我的行李打点好了,还装好了马鞍。出发前,我们连口饭都没顾得上吃。

我们来到圣莱杰东南方0.75英里的一个山丘上。天色灰蒙蒙的,从西南方能听到步枪的声音,间或还有炮声。我们布置在维朗库前沿阵地的1营已经在下午跟敌人交上火了。

夜幕降临的时候,全团(1营除外)在圣莱杰南部2英里的地方露营,担任警戒的部队安排在前方0.75英里处。我正准备睡觉,却偏偏来了电话,叫我前去位于我们排宿营地大约50码的团部报到。哈斯上校问我是否愿意穿过小树林,以最短的距离前去1营所在的维朗库。我的任务是把团部的命令传给1营,让他们撤到312高地休整,并且担任1营的向导。

我带着戈尔兹中士和7连的两名士兵出发了。我们拿着指南针,趁着夜色穿过312高地东南方的草地。期间,我们在右侧听到了哨兵询问口令的声音,还能听到零星的步枪声。我们很快爬上一个树木茂盛的陡峭山坡,不时停下来听夜里的动静。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摸黑登山,传令小组终于来到了维朗库西面的山顶。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东南方的隆格维阵地被炮火轰炸后燃起的熊熊大火,跟着,我们往下穿过浓密的灌木,朝维朗库方向走去。这时,附近有名哨兵突然喊道:“站住,谁?”是德国人还是法国人?我们知道法国人经常会用德语发问,几个人迅速趴在地上。“口令!”我们哪里知道什么口令。我报出了自己的名字和军衔,幸好被认出来了。1营的部分岗哨被安排在林子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