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集(第8/10页)
日军哨兵再次端起枪,法比冷不丁地把枪夺过来,手一挥,给了日军哨兵一个耳光。
日军哨兵和女主管尚未反应过来,法比已经端着枪向马车远去的方向追去。
日军哨兵急了,大喊起来:(日语) 唉,我的枪!……
法比掏出一把小刀,割开骡子的绳套,跳上骡子。
女主管和哨兵相互对视,一时都没了主张。
女主管:(日语) 给城门口岗哨打电话!
日军哨兵拔腿向岗亭跑去。
日军慰安所/岗亭 早晨/内
日军哨兵紧急摇动电话:(日语) 北门,北门!……请立刻关上城门!……霍乱传染!……
江南小镇/城门岗楼 早晨/外
一个哨兵挂断电话就往外跑,一面叫喊:(日语) 关城门!……
江南小镇/城门内 早晨/外
骑着骡子的法比已经来到马车后面。
两个日军哨兵持枪跑来,推动着沉重的城门。
而马车已经闯进城门洞。
城门就要合拢,两个日军哨兵看见穿少尉军服的法比骑着骡子赶来,立刻给他来了个嘣脆的立正,接着行了个持枪礼。
法比一夹骡肚子,闷头扎进两扇城门间的缝隙。
江南小镇/城门 早晨/外
法比一行人冲出城门。
城墙上,几个日本兵跑来,开始对着渐渐远去马车射击。
江南小镇/城门外 早晨/内
枪声渐远。
马的四蹄和胶皮轮子冲入河水,向对岸冲去。
芦席下面,玉墨从一孔破洞看着外面飞速后退的景物,看见骑着骡子的法比紧随上来……
日军慰安所/岗亭 早晨/内
日军哨兵从岗亭外冲进来,看着盛放慰安证券的木箱,木箱上有个长形口子,供人将票券塞入,而箱盖却是加锁的。
日军哨兵端起木箱,将那个长形口子朝下,把食指伸入口子,用力抠取刚才塞进去的证券。
日本女主管来到岗亭门口,不解地瞪着他。
日军哨兵用两个指尖从口子里夹出一张不久前塞进去的慰安票券,日本女主管反应过来了,一把将票券抓过来,对着大亮的天光端详。
日本女主管:(日语) 假的!
两人对视——全明白了。
江南小镇/街道 早晨/外
四辆摩托车上飘荡着日本国旗,乘坐着八个全副武装的日本兵,沿着青石板街道驰来。
车队虽然短小,但明显带着杀气。
街两边的小吃铺、早点铺正在开张,掌柜们和小二们都定住了,等待这个不大的摩托车队过去,似乎怕一点小动作都会引来摩托车上的日本兵的注意。
江南水乡 早晨/外
一块块大小不等的水稻田映着早晨的霞光,水稻刚刚吐穗——这是从玉墨的视角看出去的景色。
她现在是侧卧在芦席内,从芦席的破洞向外望,就是这样有限视野里的平常乡村景色,也令她深深地感动,毕竟与世隔绝了多年……她眼里出现了还阳般的活气,眼珠也水润了,灵活了……
马车和骑在骡子背上的法比顺着乡间小路奔向渡口。
法比低下头,为了能让马车厢里芦席下面的玉墨听见他说话:玉墨,把衣服换好,前面就是渡口,摆渡过去,我们就能搭火车去上海……
芦席下,玉墨从破洞里看着若干局部的法比:他的破旧黑布鞋,他的日军军裤……
摩托车的马达声隐隐传来,法比扭头看去。
水稻波涛中的那一头,摩托车乘风破浪地追踪而来,在水田里溅起大片水花。
法比:(对两个男人催促) 快点!
男人甲回头看了一眼身后,摩托车头上飘着的红色膏药旗都能看见了。
男人甲:(哭腔地) 恐怕跑不过他们了!
男人乙狠狠地在马屁股上抽了一鞭子。
马奋力跑上堤坝……
枪声响了。
芦席下,玉墨焦灼地从破洞看着跟在马车侧边的法比:他的腿猛地痉挛一下,一颗子弹打在腿上,如注的鲜血从裤腿里流下,流到他穿着黑布鞋的脚上……玉墨顿时闭上眼睛……
此刻,马车已经登上堤坝的顶部,下面就是轮渡,一辆轮渡船正停泊在岸边。
马车借着惯性向堤坝下冲去。
法比回过头,看见马车正在接近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