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第6/11页)

浦生和豆蔻都坐起来了,他们的周围,就是这片烧焦的空地。

芦苇荡 傍晚/外

大火已经基本熄灭。豆蔻捧着衣服放在火上烘烤,一缕缕蒸气冒起来。浦生用两根芦苇杆子,挑着两只鞋,也放在火上烘烤。

豆蔻看着满脸黑烟灰的浦生,笑起来。

豆蔻:看你的样子,满脸黑灰,灶王爷似的!

浦生:(也笑了) 你自己呢,灶王奶奶!

豆蔻:要不是小日本点了一把火,我们俩恐怕已经冻死了!

浦生:要不是风向变了,我俩就热死了!

豆蔻:你跟谁学得这么聪明?

浦生:跟我爷爷学的。我跟我爷爷给人家看过苗圃,他跟我说,要是山火来了,就要赶紧烧一条防火道。我就记住了。

豆蔻:(摸了摸烘烤的棉袄) 快干了!

浦生:要是有个山芋什么的,放在火上烤烤,就好了。

豆蔻:不准提吃的!

浦生:你不饿?

豆蔻:饿才不能提呢。一提我一点力气都没了。

浦生不语了。

豆蔻:等衣服干了我们就走,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户人家,跟人家买点吃的。(自豪地) 我们有钱,还能做饿死鬼?

黑岩的轿车内 傍晚/内

黑岩凝视着车窗外的街道,仍然是一幅地狱图。一队中国收尸队员从一条壕沟里抬出一具具尸体,由抬尸体的人组成的队伍在远处形成一条长龙。

曾经的藏玉楼/大门外 傍晚/外

黑岩的轿车停下,卫兵替他打开车门,黑岩下车。

曾经的藏玉楼/客厅 傍晚/内

黑岩刚进门,一个勤务兵就迎上来,替他脱下大衣,接过他的帽子。

一个文秘人员走上来,递给他一个文件夹。

文秘:这是给您的两封电报。

特写:文件夹上印有“绝密”二字。

黑岩打开文件夹,阅读着夹在里面的一张电文纸。

字幕:各国使节在新年之后就要陆续回到南京,为了不使日本军方成为国际舆论攻击的靶子,务请加快恢复市容的工程。

黑岩翻开下面一张电文纸。

字幕:日本国内民间观光团已经由名古屋出发,两天后即到达上海。南京的秦淮河流域、老城一带将是团员们主要的观光地点,一定要保证这些街道的容貌繁荣,气氛良好……

黑岩抬起头,感到压力巨大。

教堂/院子 夜/外

女学生和女人们换班,接过女人们手里的盆子、筐子、簸箕,站成一个队伍,把一盆一盆、一簸箕一簸箕的土传向后院。

玉墨已经不是以往的玉墨了,穿着一件简单的棉布旗袍,前襟上和膝盖上蒙着土,两只鞋都失去了原先的颜色和样子,全糊着泥巴。

法比注视着玉墨的模样,眼神里流露出怜爱。

喃呢:(低声抱怨) 我手上都打泡了!

玉笙:(低声地) 我肩膀都肿了!

玉墨:(低声地) 别抱怨了,赶紧回去睡一觉,半夜还要来换学生们。

书娟:这口井怎么这么奇怪?横着走?

法比:(手指放在嘴唇上) 小声点。

书娟:(小声地) 这样打能打出井来吗?

法比:(小声地) 到时候你就晓得了。

教堂/后院 夜/外

一簸箕一簸箕,一盆一盆的泥土被倒在坟头上,一座座新坟墓渐渐变高变大……

教堂/钟楼 夜/外

法比走到钟楼上,向楼下看去。

教堂围墙的两边,升起两堆篝火,一堆篝火边有两个日本哨兵在取暖。

法比听见身后有响动,回过头,见玉墨从钟楼出口出来了。玉墨看清法比,有些吃惊:(小声地) 你也在这里?

法比沉默地往旁边靠了靠,给她让地方。

玉墨:(小声地) 坐那边,那边好坐。

法比跟她走到玉墨曾经总是和戴涛坐的地方,看着她慢慢地自如地在一块断石上坐下来,深吸一口气。

玉墨:(眼睛看着远处) (小声地) 别那么看着我。这地方我比你还熟。我和戴涛夜里常常来这里。这是我俩的观景台。(她指指旁边的一块断石) 坐啊。

法比:(小声地) 你衣服上都是泥巴。

玉墨:(笑起来) (小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