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战争结束(第5/6页)

作家西蒙诺夫见证了在柏林上演的最后一幕。5月8日早晨,他正躺在腾珀尔霍夫机场的一片草地上。很显然,现在这里的德军飞机残骸早已被清理干净。就在附近,苏军一个矮胖的指挥官正在指挥一队有300人的苏军仪仗队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举枪礼。随后,朱可夫的副手索科洛夫斯基也到了。等过了一会儿,空中第一架飞机出现了。莫斯科市公审检察官维辛斯基下了飞机,现在他将担任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跟他同行的是一批苏联外交部的随行人员,他此行的职责是对朱可夫进行政治监察。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另一架“达科他”飞机也降落了,乘飞机的分别是美国驻欧洲空军司令卡尔·斯帕茨和空军司令特德。特德此次将作为艾森豪威尔的副手及全权代表。西蒙诺夫在日记中写道:“特德身材比较瘦,但是年轻而且精力充沛。他经常保持微笑的表情,尽管有时看起来显得有些牵强。”看到他们的到来,索科洛夫斯基急忙向他们致意,并引领他们一行人走向仪仗队。

随后,第三架飞机也降落了,这是德军代表凯特尔、弗雷德堡和施通普夫将军。希洛夫将军急忙赶了过去,陪同德军代表从仪仗队的另一边绕了过去,以免让德国人闹出误会,以为这是在欢迎他们。凯特尔坚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右手拿着元帅手杖,身穿全套制服,两眼故意直视着前方,大踏步向前走。

周围漂亮的交通管制员都是由头戴贝雷帽、背挎冲锋枪的年轻女兵担任,她们的任务是拦住所有的车辆,以便代表团的汽车畅通无阻地驶向朱可夫设在卡尔斯霍斯特的新指挥所。许多德国市民从路旁、街口看着护送车队扬起厚厚的尘土。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将军去往签署最终投降书的路上,这样的心情难以表达。

就在午夜,所有的代表走进了卡尔斯霍斯特的一座两层建筑物的大厅,这座建筑物曾经是德国军事工程大学的餐厅。签字之前还发生了一件搞笑的事,苏军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司令波格丹诺夫将军和另一名苏军将军并不知道如何排座次,他们误坐在了为德国代表预留的位置上。旁边的一个参谋在他们的耳边小声做了提醒,结果他们立刻跳了起来,夸张地离开了座位,走到另一张桌子边上坐了下来。

此时,西方记者和新闻摄影师也都如精神病患者一般。为了占据最佳采访拍摄位置,他们竟然把将军们挤到了一边,试图挤到第一张桌子后面,因为那里悬挂着同盟国的4国国旗。这时,朱可夫元帅来了,他轻轻地坐下,斯帕茨将军和塔西尼将军坐在他的左边,而特德坐在了他的右边。

1945年5月7日,法国,兰斯,德军约德尔将军(中间)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穿黑色制服者为德军海军司令弗雷德堡,另一边是德军总参谋长奥克森纽斯。1945年5月9日,柏林,德军元帅凯特尔(长条桌尽头回头者)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现场。

这时德国代表走进了大厅。凯特尔强装傲慢,而弗雷德堡和施通普夫表情冷漠。凯特尔不时用近乎轻蔑的眼光扫视朱可夫,看到此景,西蒙诺夫推测他此时正满腔愤怒。不一会儿,投降的文件被放在了最高的桌子上,朱可夫第一个签了字,随后是特德、斯帕茨、塔西尼将军。此时,凯特尔笔直地坐在椅子上,紧握双拳。他努力向后扬着头,忽然发现,一个以立正姿势站立的高个子德军参谋正默默流着泪。

签完字的朱可夫站起身,用俄语说道:“现在我们请德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翻译人员用德语做了翻译。但是凯特尔故作镇定地做了一个不耐烦的手势,这表示他已经明白了,并且示意工作人员把文件拿到他面前来。这时,朱可夫指着他的桌子对翻译人员说:“告诉他,让他到这里来签。”

凯特尔站起身,不情愿地走了过去。在拿起钢笔之前,他故意炫耀般地摘掉了手套。他显然没有注意到在他签字的时候,苏军高级军官正在留意他的举动,那个人就是贝利亚的代表希洛夫将军。等凯特尔签完字后又戴上了手套,悻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紧接着,施通普夫、弗雷德堡也分别签了字。